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理高中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点析

地理高中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点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本章教学时间6课时,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3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生产活动。因而教材将人类的生产活动安排成人文地理的开篇。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教材按照大纲的要求,只讲述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种生产活动,即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

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目前以至今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建设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为此,教材对本单元内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材无论讲述农业生产活动,还是讲述工业生产活动,侧重点都不在生产活动的本身,而是在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教材在本单元的引言中概要地阐述了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全单元教材就是本着具体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而逐渐展开的。在人类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生产活动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在最后单元作单独讲述,本单元教材只是在自学园地中,安排了“持续农业”的内容,供学生自学。

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典型案例论证基本原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分析实例入手,阐述基本原理(如农业区位选择),并用大量事实材料进行说明。(2)从教材结构看,本单元分别用4课时讲述农业地域类型,目的是通过诸多不同类型的具体地域的分析,来论证基本原理。这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所具有的地域性特点。(3)讲述每一种农业地域类型或工业区域,都是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来说明普遍规律的。典型案例的选取,除考虑到其代表性外,还照顾到世界各地,以使学生从小见大,了解世界各地人类生产活动的一般情况。(4)讲述基本原理或进行地域分析,都尽可能举中国的实例,或联系中国以及学生家乡的实际。

第三,体现发展的观念。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体案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例如,教材分析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讲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别关注各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四,加强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从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教材将培养学生能力、加强思想教育与传授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能力培养方面,例如,教材通过典型地域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区域的能力;通过开放型活动题的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判断、评价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中外对比,培养学生借鉴国外生产方面成功的或先进的经验,为中国以及家乡的生产发展服务的能力。思想教育方面,例如,发展生产应因地制宜;生产活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正确看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上存在的差距。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本课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二、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等知识,学生在初中地理课中已经学过了。学生在回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较容易地回答出两地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

本课第一次接触到区位的概念,理解区位的概念,将有利于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学习。区位的概念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指位置,相对区位指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原来的中学地理课不讲区位,而讲布局,两者都强调某一事物(如工厂)与其他事物(如原料地、市场)的空间关系,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客观存在,后者强调主观安排;前者强调微观(如某个农场、某个工厂、某个城市的区位),后者强调宏观(如农业、工业、城市的总体布局)。但是,影响布局的因素也就是区位因素。

三、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农业的对比,引出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时首先应引导学生阅读图3.3,使学生注意到:第一,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第二,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农民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而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读图的基础上,再分析农业主要的区位因素。

气候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光照来说,生物有喜阳与喜阴之分。就热量来说,不同的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就水分来说,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水分条件。

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坡度因素,一般情况下,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我国要求,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其二是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

土壤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除举教材中土壤酸性的例子外,还可从土壤肥力、土壤的盐碱性、土壤层的深度、土壤的质地等方面举实例加以说明。

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因为商品农业的产品需要及时运往销售市场。对于自给农业,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各国(或各地区),从国家(或地区)利益、国际贸易、区域规划等方面考虑,常会制定出相应的,影响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从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四、科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是科技因素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的。无论是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科技因素。因此,教材没有单独讲述科技因素,而是将科技因素的影响结合在农业区位的其他因素之中。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因素的作用。

五、“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通过多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的,但是,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教材中举出一些实例加以说明。教学时可再举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宁夏平原气候干旱,发展种植业

需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三江平原沼泽地过湿,发展种植业需通过排水改造水分条件;东南丘陵地形坡度大,发展种植业需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沿海围垦滩涂土壤含盐度高,发展种植业需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盐以改造土壤条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

六、教材以市场和交通运输两个因素为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鼓励或抑制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教材通过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说明了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教材依次举出我国和世界上的一些实例加以说明。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当地生产中举出这类例子,如当地的某种农产品主要销往哪些地区?日常食用的某种食品(如奶粉、糖等)主要是哪些地区生产的?

七.教材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引出农业地域的概念,并重点说明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是生产形式比较稳定、分布比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说的混合农业,即是指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介绍了这类农业的分布以及所经营的主要作物和牲畜之后,还可以结合分析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与这类农业的区别,并指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混合农业的范畴。

教材选择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作为混合农业的典型区域进行分析。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这一地区在澳大利亚以至世界的羊毛、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这一地区小麦、牧羊生产的三方面显著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灵活的生产选择。这三个方面也是混合农业与其他农业地域类型相比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案例,使学生对混合农场的生产活动和土地利用获得理性认识,并让学生思考农场为什么要留一部分休耕土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本课“活动”第1题。混合农场将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主要是为保持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使经济再生产和土地的自然再生产和谐统一起来,以达到对土地的合理、有效的利用。

教材接着讲述了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一般情况。通过这段内容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这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教材最后讲述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灌溉问题和澳大利亚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学生在初中地理课中已经学过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因而能较容易理解山地的雨影效应和雨影区的概念,从而理解大分水岭的东水西调对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澳大利亚把东水西调工程称为雪山水利计划。通过这项工程及其影响的实例教学,应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对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

讲完混合农业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的同时思考我国的牧区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学生可能会从生产、组织、管理、、基础设施、市场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例如,建立人工草场,种植优质牧草;加强草场管理,进行合理放牧;种植饲料作物;培育良种牲畜,进行牲畜病害研究;改善牧区的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牧区的供水状况;实施倾斜,促进牧区生产方式改革;加强牧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扩大牧区产品的销售渠道等。值得注意的是,农牧混合经营不能成为我国牧区发展的借鉴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