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训练: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加点成语运用正确或错误的类型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 ....
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让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 ....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他总是对其他同学的缺点妄自菲薄,因而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B.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那么我现在过的什么日子,真不堪设想了。 ....C.我们若想收获真挚的爱情,就要身临其境地站在朋友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D.他的思维缜密灵活,学习成绩优异,老师们也对他顶礼膜拜,关爱有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B.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C.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D.“扬州市汉字听写大赛”前夕,老师喋喋不休地嘱咐我们一定要胆大细心。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海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
B.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
C.她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D.从楼市表现来看,几个品牌房企业心领神会的降价方式可以被称作“多形态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房企实际上都在“以价换量”。 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 ....
B.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的深处走来,那高标清雅的圣洁净化着世人的心灵。 ....C.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绵长,就像长江、黄河,历经千年风雨,滔滔不绝。 ....D.伏案夜读,我们常常被那些对善与美情有独钟的灵魂感动得泪眼迷蒙。 ....6.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
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7.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8.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水污染防治是我国新时期发展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
B.青年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枉费光阴,面对时代的召唤,昂首阔步,一马当先。 ....C.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苦心孤诣地学习,希望在中考时取得理想成绩。 ....
D.我们在加油站、车站、公园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一些“奇葩翻译”,令人忍俊不禁。 ....9.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在60岁以后所推出的又一精巧绝伦的唱段。 ....
B.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地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C.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是气吞山河,让人眼花缭乱。 ....D.单位领导高估了我,尽管我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可领导仍嫌不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要破天荒地在冬天举办,到时就会出现吃着火锅看球赛的画面...了,想想都觉得过瘾。
B.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场,主持人汪涵看风使舵,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令人赞叹。
D.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二、词语解释正确或错误的类型题
11.根据情境,下列加点词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奇葩规定,有的毫无道理,甚至荒唐可笑。(别致、含微讽、调侃的意味) ..B.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给与你这现世宝。(只出丑、丢脸的家伙,丢人现眼的人) ...C.莫泊桑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指刚刚下车,初到任所) ....D.无事不登三宝殿,半夜三更前来,实在是打扰先生了。(表示没事不到皇宫来) .......三、词语结构类型相同或不同的类型题。
12.下列短语,与“我的老师”结构类型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潍坊的风筝 恭敬地鞠躬 一代天骄 B.打扫得干净 黑土地肥沃 夜半更深 C.愉快地学习 美丽又善良 保护环境 D.唱歌的哭了 急得团团转 荡然无存
13.下面语段中加线的短语,与“非常坚强”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第68届嘎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A),来自中国的候孝贤武侠片《刺客聂隐娘》摘得最佳导演奖。《刺客聂隐娘》是候孝贤酝酿多年(B)的作品。首映后,中外媒体都给出了高度评价(C)。不少媒体记者及影评人被候孝贤所创造的唐朝宫廷、山水世界所吸引,认为影片优美舒缓(D)、细腻精致,就像一幅画,一首诗。 四、选择词语填空类型题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 。人生如茶,有时 也是一种成全。
A.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B.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1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________的骗子,以免上当。
②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__________,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③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__________。 A.形形色色 触景生情 混为一谈 B.五花八门 触景生情 混淆是非 C.形形色色 睹物思人 混淆是非 D.五花八门 睹物思人 混为一谈 1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秆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慢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竹 甲 (即/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淘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 乙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和清风明月, 丙 (淡泊/淡薄)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不为世俗所曲。
题目: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 博大精深 淡薄 B.既 源远流长 淡泊 C.即 博大精深 淡泊 D.即 源远流长 淡薄 18.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 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 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传播 捍卫 聚集 B.传递 保全 凝聚 C.传递 捍卫 凝聚 D.传播 保全 聚集
参
1.A(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所给成语的含义,然后根
据对成语含义的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搭配、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B项,“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来形容天气不恰当;C项,“相见恨晚”的意思是“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用在与老朋友聚会上不恰当;D项,“汗牛充栋”的意思是“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有来形容牛不恰当。)
2.B(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A项“妄自菲薄”的意思是“过分看轻自己”,用在其他人身上是不恰当的;C项“身临其境”的意思是“身体不在那个地方,却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形容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与立场搭配不当;D项,“顶礼膜拜”的意思是“虔诚地跪拜”,用在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上是不恰当的。)
3.A(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B句中的“忍辱负重”,指忍受屈辱,承担重任。轻重不明。C句中的“行云流水”,比喻诗文自然流畅,无拘无束。用错对象。D句中的“喋喋不休”指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多含贬义)。褒贬失当,且语义重复。)
4.C(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解答这题,要把成语的意义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思考,如A项中的“附庸风雅”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用在此语境中不合适;B项中的“断章取义”是贬义词,与“一致好评”相悖;D项中的“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与语境不符。)
5.C(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C项“滔滔不绝”的意思是“形容口才很好说话连续不断”,用在形容历史悠久不恰当。)
6.B(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B项中“耳濡目染”的意思是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用在句中不合适,应改为“耳闻目睹”。)
7.C(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解答这题,要将成语的意义与具体语境对照,看是否相符,如C项的“扑朔迷离”是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用在此语境中不合适。) 8.C(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C项“苦心孤诣”的意思是“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用在学生学习上不恰当。) 9.A(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A项,“精巧绝伦”的意思是“精美巧妙到了极点”,多用来形容艺术品,用在演唱上是不恰当的。)
10.C(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C项中的“看风使舵”是贬义词,用在沉着、机智、灵活的汪涵冷静救场的事情上不合适。)
11.B(本题是对词义理解能力的考查。A项中的“奇葩”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C项中的“下车伊始”现多比喻刚到工作的地方。D项中的“无事不登三宝殿”是由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
后引申为有事而来。所以,这三项的揭示都不对。)
12.A(本题考查对短语结构类型的辨识。“我的老师”是偏正关系短语,A项全是。B.“打扫得干净”是后补短语<补充短语>,“黑土地肥沃”是主谓短语,“夜半更深”是并列短语。C.“关丽又善良”是并列短语,“保护环境”是动宾短语。D.“唱歌的哭了”是主谓短语,“急得团团转”是后补短语<补充短语>。)
13.C(本题考查对短语结构类型的辨识。“非常坚强”“高度评价”是偏正结构,“落下帷幕”是动宾结构,“酝酿多年”是动补结构,“优美舒缓”是并列结构。)
14.A(本题考查对近义词辨析与运用的能力。根据语境,第一空应用指人的学识、修养等的“浅薄”;第二空应用形容彻底醒悟“大彻大悟”来形容巴金在人生历练过后的平和;第三空应用“流露”来形容冰心的作品中表现出的童真和大爱,因为“流露”是指意思、感情等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根据第四空的语境,应填“煎熬”,因为其他“折磨”“磨难”“痛苦”等词都表示一段时间的感受,而“煎熬”则能与人生相扣。)
15.A(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而“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触景生情”指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睹物思人”意思为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混为一谈”是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混淆是非”是指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了解以上各个词语的意思后,再结合语境选填词语。)
16.B(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狭隘”与“丰富”相对,“谦虚”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相对。根据后文的语境用排除法能够快速地确定答案为B。)
17.B(本题考查对常见词语的运用。既,跟“且、又、也”等呼应,表示两种情况都存在;即,就,即使;因此甲处应填入与后面的“又”相搭配的“既”。源远流长,形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所以乙处应填写与“文化史”相符的“源远流长”。淡泊,不追求,不热衷;淡薄,味道、感情、兴趣不浓厚,印象模糊;所以丁处应填写与“功名利禄”相搭配的“淡泊”。)
18.C(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传播”指广泛传送,广泛散布,如传播经验,传播花粉,传播先进经验,传播科技知识,传播疾病等。“传递”指递过去,辗转递送,如:电话能传递声音,也指一个接一个送过去。“社会正能量”应用“传递”。“保全”指保住使不受损失,多用个人的性命、名誉等;而“捍卫”着重于“捍”,抵御,多指抵御外敌,防御外侵,维护领土完整,也指捍卫真理,捍卫科学理论等,色彩较庄重。“凝聚”泛指事物聚集在一起,
或指气体变成液体,常用于比喻,指思想、感情、精神、智慧或心血等聚集在一起;“凝集”指凑在一起,集合,对象多是人和事物,如学生都聚集到操场上,多指具体对象。 “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指的是思想方面,应用“凝聚”。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