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就总理答记者问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就总理答记者问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来源:华佗小知识


就总理答记者问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十届全国四次会议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总理应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同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总理就此谈了一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层次的三点考虑。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我还想提出一点,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棋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的自主权。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二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贯彻始终,并且作为检验的标准。要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就总理答记者问我来谈谈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看法:首先,农村一定要留住人,一定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农村留不住人的原因一是穷、二是累、三是收入低,四是萧条,五是缺乏文化娱乐,六是无人交流。这也是下步新农村建设中着重考虑的问题。自农村实

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心随着土地的分包到户也逐渐地散了,由于一家一户的生产,到目前为止农民相互合作的意识已很淡泊,很多地方的农民成了一盘散沙,集体主义精神悄悄在淡化,这对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十分不利,这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难题。

随后,用句大白话来说就是,当官的要干到实处,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要下到基层里去,只有从基层开始深入才能体会到广大农面的不易,从而,多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机关干部要沉下去,到农村去,到农业生产一线去。去领导、帮助、带领农民发展生产,引进高新技术、增加收入。目前很多农村缺乏好的带头人,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和见识决定着他们在创业初期需要全社会的扶持和关注,要有人把他们组织起来。而当今歧视农民的现象、社会对农民感情的淡化十分严重,使大多数农民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极其自卑,他们在城市也好,在工厂也好,绝大多数人没有主人翁的感觉。他们认为城市建设的再好,都是别人的;工厂再活跃,也不是自己的。因此,一定要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机关干部下去一定要教育、引导农民树立信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中有一点优越感。

农民的富裕是需要扶持的,党对农民的养老、教育、医疗等惠农一定要落到实处,公共财政要向农村倾斜。过去国家制定的很多人为地把农民与市民、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分开。在不平等的条件下,让农民们去创市场,那是看他们的笑话,是哄着让他们去赔钱,他们出现了问题,又责怪他们素质低,这是不公正的。目前农村落后,城乡之间的很多差异是制度引起的,不是能力引起的,很多制度人为的造成了人群的差异。我们需要的制度不仅是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分公平,起到激励作用,使下步更好地做大蛋糕。致富机会要平等,这也是,但很多对城、乡,对市民、农民不一样。农民享受到的改革发展成果少,农民资源更少,社会还歧视他们。城市的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要下乡,农民的土地要资本化,农民要有财产性收入,

要使农民外出务工不为生存,而为发展。

要把农村、农民的资源转化为农村和农民的资本,要外来人员侵占农村和农民的资源。农业经营一定要规模化、现代化、合作化。要解决好土地、技术、资金、销售的问题,要重视发挥农民所承包的土地、林权、房屋等财产性收入。和谐社会需要共建、共享和共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之间的差别一定要缩小,防止穷人仇官、仇权和仇富。要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上,以“民主”二字为根本,坚决不能逼迫农民。我们要提高给予农民们的奖励与分红。在保障他们温饱的基础上,还能富裕出作物供他们自行出售,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只有这样,农民们才能踏踏实实为国家做贡献,为自身谋福利。

最后一点就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将科技与农业结合到实处,运用科学的力量提高生常量和出产量。争取在等同的土地上播种出更高的作物产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