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进入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2例患者划分为2组,均为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配合护理,进一步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膝关节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配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护理配合;护理效果
近年来,由于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使慢性关节病变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关节病变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治疗效果相对确切,但是在围术期间的护理干预工作难度相对较大。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82例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均符合临床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指征条件,且均于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心脑肾严重器质性疾病、膝关节周围感染及膝关节肌肉瘫痪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中,男、女比例为23:18,年龄分布为57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63.47±1.42)岁;观察组41例中,男、女比例为24:17,年龄分布为56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63.48±1.43)岁。两组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的意义。
[1]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安全性。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配合护理,具体包括:
1.
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因长期忍受膝关节活动障碍及疼痛的折磨,易产生紧张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相关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讲解手术治疗的过程、时间及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要点;必要时穿插成功案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协助干预。相关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师完成硬腰联合麻醉,指导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注意肩颈及上肢暴露部位覆盖毛毯保暖,双上肢均放置于手架上,不得过度外展,预防臂丛神经受损;并协助主治医师于侧股骨上段固定止血带,合理调节准确参数,便于术时使用。
3.
假体安装干预。相关护理人员需主动遵循医师要求,在假体安装前期准备好适量的生理盐水,便于反复、仔细冲洗关节腔及截面;并选择无菌干纱布包裹假体,然后协助主治医师将骨水泥均匀涂抹于假体及截骨面之上,直至安装完毕后,再使用生理盐水予以反复冲洗。
4.
术后干预。待手术结束后,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与手术医师协同清点手术物品,预防出现物品遗漏的情况,仔细核查手术名称及各种管道的防治情况,经三方确认无误后关闭手术切口,明确受压部位及电极板粘贴皮肤处无异常情况后,交由医师及麻醉师协同护送患者进入病房,做好与病区护士的交接工作;此外,待患者进入普通病房后,护理人员及时予以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处理,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详细记录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等指标的波动幅度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1.3判断标准
以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疼痛评分量表为参照,分别评估患者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术后疼痛的改善程度;其中,膝关节功能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膝关节
[2
功能越好;疼痛评分量表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疼痛症状越轻-3]。此外,比较
两组住院时间,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记录护理满意度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使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膝关节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对比(X+S)
组别 膝关节功能评分(分)
疼痛评分 (分)
住院时间 (d)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对照组 (n=41)
51.28±3.28 3.54±1.09 20.13±2.42 83.74±4.11
观察组 56.42±4.17 3.01±1.06 14.01±1.13 95.26±5.32
(n=41)
t 7.483 5.419 9.587 6.654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膝关节由髌骨、股骨髁及胫骨平台共同组成,其周围包含滑膜囊、韧带及关节囊等组织,若发生病变,则可能产生僵硬、关节变形及疼痛等临床症状。近几年来,我国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使骨关节疾病发生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4]。同时,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资料骨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但是由于其手术流程相对复杂,且手术难度较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膝关节活动受限及感染等。如何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为前提条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总体预后效果,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
本次提到的手术配合护理,是保障全膝关节置换术顺利开展的关键性护理干预方法,即参与手术治疗的护士明确手术治疗流程,准确迅速配合主治医师的各项手术操作,确保手术治疗活动顺利有序进行。此外,手术配合护理明确要求所有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各项访视工作,向患者详细介绍专科知识,组织有针对性及有目的性的疾病健康宣教,并安排手术期间,结合手术类型及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时间,以此使护理效果提升。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配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
[1]王素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J].系统医学,2020,5(14):121-123.
[2]王春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准备和手术护理配合的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9,28(23):176-177.
[3]周宇艳,孙朝军,李红,孙哲,马云芳.采用自制股骨远端髓外定位截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J].大理大学学报,2018,3(10):90-92.
[4]周瑶,贺景国,宋慧敏.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探讨[J].癌症进展,2018,16(08):1048-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