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方法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提高,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我国工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解决了劳动资源等问题,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由于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磨损和消耗,因此很容易出现一些故障而影响生产效率,所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第一时间对常见故障的排除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常见故障
现代工业的基本需求包括了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连续且高速的生产以及自动化的应用,因此当前我国工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能源和人工力量,减少了残次品,能够切实保障产品的质量。不过机械设备的弊端便是其潜在的故障,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必然会造成停工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的维修费用。因此工厂一定要加强对机械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视,并且能够第一时间诊断和维修相应的故障,确保企业的生产效率能够得到保障。
1.
机械设备场景的故障形式
1、性能异常。由于运行环境的恶劣以及使用时间带来的老化问题,机械设备经常会出现动力性能不足、最大运转效率下降、能源损耗提升、产生大量的振动和噪音以及操作困难等性能问题。像是机械设备连续运行时间较长、内部零件损坏和老化都会导致这一原因。
2、外部故障。指的是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出现了位移、歪斜、部件偏移等情况,很容易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这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械受到外力而形成的,同时如果工作环境恶劣或复杂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类似的故障。
3、噪音。噪音是机械设备产生故障时最明显的表现,通常如果机械设备响声沉闷而且设备本体会出现振动时,基本可以判断是设备内部出现严重故障,因此需要第一时间停止运行并进行检测和维修。能够造成设备噪音的原因非常多,因此维修人员也应当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检查,确保维修的准确性。
4、散发异味,异味通常是机械内部的非金属材料脱落或者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的,像是焦油的臭味等等。因为非金属材料受到机械摩擦、导线绝缘层被烧坏以及漏油等情况都会造成设备异味的发生。
5、高温和漏油故障。造成高温的主要原因包括机械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以及内部的电气系统等构造出现故障,进而产生过多热量,对机械造成巨大影响。而漏油大部分则是由于设备的油液密封出现破损,导致机油、润滑油和制冷剂等等液体出现泄漏情况。高温和漏油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则很容易酿成更大的事故。
1.
机械设备故障的诊断方法
1、综合比较法。综合诊断法包括了对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相位、机械转速、位移量、振动形态和温度、压力、流量等多种参数进行采集和存储,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需要将当前状态和正常状态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故障原因和类别,并且进行针对性维修。综合比较诊断法最主要的工作便是确定设备正常运行时的状态,像是某些信息化自动诊断系统基本都是利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诊断。这样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对比性,而且精确度相对较高,操作简单、快捷,因此受到了广泛应用。
2、振动特性变化诊断。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机械设备在工作中参数的变化,像是升速降速、负荷量变化、振动频率等等,从而测量设备的振动特点,进而根据特点的变化来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原因。像是轴裂纹的诊断,通常情况下在工作转速稳定中很难判断和识别,不过在转速的升降过程中会由于裂纹的开合,会在反应敏感的频域进行诊断。再比如判断离心压缩机的振动是否是轴承油膜震荡引起,除了需要观察振动频率和转子的一阶振动频率是否相似外,还需要观察轴心
的位置和涡动频率根据转速的变化。而油膜失稳转子的涡动频率成分在转速不足的时候便已经存在了。
3、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会将机械设备发生的故障和原因从整体到局部按照树状图进行逐渐细化,从而度故障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判断系统的基本故障,同时确定好故障的原因、对设备的影响以及发生的频率。故障树分析可以对机械设备的故障进行提取预测和判断,并且对整个系统容易发生潜在故障隐患的环节进行分析,确保对系统的优化。
4、温度检测。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温度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在对机械设备检测时可以通过温度来进行故障判断。温度检测可以分成非接触测温和接触式测温两种,非接触式测温基本会利用与机械设备中很难到达或者危险系数高的位置,像是旋转部位等等。而对于需要连续检测的部分则会采用接触式测温,像是设备轴承温度的检测。温度检测技术对于机械设备故障的诊断和分析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容易操作,同时也会产生明显的结果,大部分故障可以通过温度变化来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
1.
机械设备故障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1、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确保设备故障能够及时得到判断和维修的关键,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可以明确设备保养的原则和重要性,确保设备管理人员能够切实遵守设备维修和保养的规定,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定期教育,确保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能够对设备做好日常的养护,同时能够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根据故障情况选择合理的判断方法,从而能够准确判断设备故障,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打好稳定的基础。
2、选择合理的维修方法。在对机械设备的故障规律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得知,故障通常包括规律性强的磨损故障以及突发性强的随机故障。因此维修人员在面对不同故障的检测和维护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操作。规律性磨损故障大多由机械设备长期高负荷运行而造成的磨损、老化导致的,因此维修
人员可以对磨损和老化的规律进行记录观察,并且采取状态检查法来观察磨损的发展程度,并且及时对故障进行预防。而随机性故障所产生的概率和时间都不固定,大部分出现在设备的重要零件上,因此需要严格根据使用的规则和期限来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理,以避免随机故障的产生概率。
3、强化机械设备的保养技术。为了确保机械设备在各种恶劣工作环境下的运行效率,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加上设备的特殊性,因此必须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不断提升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技术。而在工作展开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以确保机械设备在当前的保养技术下能够得到分级、分时、分项目的合理安排,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同时还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维修保养经验,支持工作人员加强技术创新,确保维护和保养工作能够得到针对性展开。
4、加强资料整理。在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设备正常运转的数据、设备故障数据、设备历史故障原因等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确保能够工作人员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根据数据库的信息第一时间判断故障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提升设备的维修效率。
1. 结语
总的来说,在工业生产当中,除了要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外,对于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工程一定要不断提升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且加强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保养维修的制度,确保机械设备能够得到有效的威胁和保养,进而保障控制维修成本和机械寿命,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旗.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科技与创新,2021(15):118-119.
[2]邱展华.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16-17.
[3]晋崇华.关于机械加工设备的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