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班级的几点感受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级的前途与命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学习的导师、纪律管理员、父母的形象、心理医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谨言慎行,敏言正行。身教重于言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这里有几点感受如下:
一、良好的沟通,要有一定的亲合力
解决学生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有些学生甚至不敢靠近我们班主任老师,为什么就因为我们过于严厉,和他们的沟通过少,使师生之间距离太大,造成学生们有话不敢讲,有意见不敢提,长此以往,他们不得不选择离开。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要有一定的亲合力。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让学生写周记。周记主要是反映自己一个星期的思想状况,自己的烦恼和想法,自己对老师或者同学的看法,都可以通过周记反馈给我,我每本都会认真的批阅,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重要的和学生面谈,每个星期统一收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自己交给我。一开始,学生还不能接受,后来,看到我的确每个问题都去解答,结果他们也满意,学生也乐于用这种办法跟我沟通。2、勤快些,多到班上走动。只要学生在学校,我都会在学校,课间操、眼保健操、中午、晚自习之前,我都会在班上,检查卫生,和学生聊聊天,大家在一起闲聊,学生也会对班级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些办法,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改进自己的工作。
二、以苛刻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当代教育家叶XX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喜欢模仿,这是他们共有的心理现象。他们常常崇
敬以身作则的教师,不喜欢一味说教和简单粗暴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的身教常常比言教还能起更大的作用。因此,教师时刻以自己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给学生做出表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我班每一次大扫除时,我参与打扫卫生,同学们干起活来也会特别积极、主动。因为他们觉得连老师也能打扫卫生,同学们更是无话可说,做得就更好,提前完成了任务。要求学生不迟到,凡事我就不能迟到,所以,肯在“身教”上下工夫,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班级民主管理,班主任应该把每一个同学看成是班主任的助手,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代表,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班级的管理工作就好干;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作用发挥的越充分,对班集体就越热爱越关心。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主人翁作用呢我的做法是: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每个人都有各自任务。例如:有专门在大扫除时负责教室门、窗、地面、桌椅的清洁的,负责地面的清洁的,有专门负责洒水的,有专门的倒垃圾的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力求使每个学生对班级的各项制度、规定、活动都有表决权、建议权和批评权。例如:学生平常用的许多废纸,有些同学不讲究卫生,就随地乱扔,这样,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班长主动向我提出:在班内设立一个大垃圾袋,每天同学们用过的废纸就都装进垃圾袋里,到时候换钱拿来作为班费。在建立之初,学生只是征求了我的意见,其他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这样,我在班级管理上就节约了很多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批评、处罚学生要把握好尺度。
学生对教师的“不敬”往往发生在遭到批评或受到处罚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他们要求自主,不喜欢别人的管教。他们在家庭中是中心、是皇帝,对家长的批评就经常“不敬”,所以班主任在批
评学生时要讲艺术。首先,批评对事不对人,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每个人一生都会犯许多错误,尤其是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教育的责任赋予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我们不能放弃这一权力,但也不能滥用。班主任批评的是学生的行为,不是学生自身。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改正行为。在批评中班主任应指出学生行为上的错误、错误造成的影响、改正错误的方法。决不要对学生讽刺挖苦,进行人身攻击。尤其是常犯错误的同学,更需要保护他的自尊心。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对待错误要有一个好的态度,要有进步。其次,不妨把批评的语言先“包装”一下再使用。班主任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批评学生,既使他容易接受,又达到了批评的效果。处罚学生要把握好尺度。现在的学生怕的不是老师的严厉指责,也不是老师的大打出手,所以我的口号是“用耐心和宽容去感化他们”。
总之,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要有宽阔的胸怀,科学的方法,要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无私奉献与关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