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远程研修专题二作业
一、“有的放矢”与“一味放羊”
<-案例分析与研讨: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玩了!
读了这个小小的案例,我心中一阵窃喜:嘻嘻,真不好意思!这种事情我也做过,不过稍有差异。幼儿园的游戏可以分为“自主游戏”和“集体教学游戏”两类。玩滑梯属于自主游戏。幼儿的自主游戏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自由选择、自主展开和自发交流。案例中的小朋友爱玩滑梯,这是他们的自主选择;老师又对孩子们说:“你们,可以尽情玩,老师绝对允许!”孩子们就开以自主展开,想怎样玩滑梯就怎样玩;就连结束玩滑梯的时间,也是孩子们说了算,孩子们与老师自发交流:“老师,我们以后再也不玩了。”,老师才将这个自主游戏结束。老师在这个游戏中进行了观察和远距离指导,并最终实现了她想要的结果:这些孩子再也没有动过去玩滑梯的心思,上课的时候也很认真。这可以说是一个基本成功的案例。
集体教育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有利于幼儿形成集体意识。但是,在集体教学中,幼儿的学习的效果要受幼儿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接受能力、意志品质和幼儿当时的身体状况、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正是形成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而课例中的这些孩子们非常喜欢玩,太想自主游戏,经常因为想玩而无心上课,就影响了集体教育的效果。这就产生了“集体教学”与“自主游戏”的矛盾,而矛产生“冲突”的原因就是滑梯的诱惑和孩子们还没有形成守纪律,爱学习的优秀品质,这就需要老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有的时候孩子们对某件事情、某些东西很感兴趣,但老师却又阻止不了他们,那何不让
孩子们自己去探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好奇心得到满足,对这件事情也就不好奇了、不感兴趣了,也就不会那么强烈的想要去玩,转而能专注听讲了。
但这位老师也有几点需要注意:
1、自主游戏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优秀品质,而不是“治孩子”,应在时间上做一下调整,比如改为每次下课后或游戏时间都去玩滑梯,太过单一生硬的的要求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和抵抗意识。自主游戏并不等于自由、放羊式的游戏,它应该有目的,有老师监督,有明显效果,最好是孩子们还能反思、改进自己的行为。
2、活跃课堂教学,让集体教学活起来。
传统的集体教学要求孩子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听讲,这就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一味强调纪律,只是治标不治本。其实老师还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巧妙设计课堂流程,动静结合,让课堂活起来,使孩子们真正爱上课堂,爱上学习,那样老师才可以省事、省力。
二、中班安全活动方案:防火
2)火有什么用处
2、火的熄灭实验: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3、看视频,了解火的危害:
4、交流:你知道哪儿有关于火的安全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5、讨论:一旦发生火灾,如何自救
1)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2)受到火势威胁时,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4)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3、看,到羊村村口了,请小朋友有秩序下车。咦!怎么大门紧锁
4、(课件画面:灰太狼)哦,都是这该死的灰太狼捣的鬼,他说:“认识图标,就放行!”
4.请小朋友一一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才能进羊村。
三、游戏体验、知识运用
1、我们带着懒羊羊来到示范村了。
2、(课件出示:示范村)多美的示范村,我们可以玩游戏啦!请注意游戏规则。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选手分成三个代表队:喜羊羊队、美羊羊队、懒羊羊队。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不得抢答。
游戏一:贴一贴,我是安全小交警。
课件出示:
1、先在小组交流讨论,再推荐2人上前操作,把图标放入合适的位置。
2、幼儿评价、交流后,老师操作演示图标
游戏二:辨一辨,我是安全协警员。
、图中的小朋友错在哪儿,请帮帮他。
2、幼儿看图,辨一辨,说一说。
游戏三:断一断,我是安全小法官。
老师读题,幼儿分析、判断:
1、叔叔下班了,我在路上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2、我太喜欢我的小花狗了,我要带它云散步。
3、升旗仪式时,各班要有秩序上下楼梯,不挤、不抢。
4、这斑马线这么宽,我们六个人并排走,多神气。
5、夏天天气炎热,放学、上学的路上不逗留,以防中暑。
6、我们走路时,要留心路上的交通标志,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四、结束部分:
我们在羊村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请大家开上车回家吧!比一比,谁的小车开得最安全。在《喜羊羊与太灰狼》主题曲中结束。
五、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回家路上看看还有哪些交通标志
不要“害”了孩子
无棣县海丰事处幼儿园信萍20__年8月27日13:17史希华于2713:32推荐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让孩子在幼儿园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玩的开心,玩的有意义,玩的不亦乐乎!
一案例分析
看完《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玩了!》这个案例之后,突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知是酸还是涩,是恨还是无奈,有一种想立刻见到王跟她理论一番的冲动。
我个人认为,王想让孩子好好上课的想法是没错的,可是她自己有没有找一下原因,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进教室上课呢是不是教学过程过于死板、单一,没有趣味性,激发不起孩子们的兴趣等等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引导者,如果孩子们不喜欢进教室,教师完全可以动脑筋想出更好的,更合适的办法让幼儿自愿的进去活动,例如:如果是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可以说:“宝贝儿们,你们玩了这么久,老师自己很孤单,你们进来陪一下老师好不好”或者为幼儿准备好可以引起孩子们兴趣的玩教具,引出下一步的活动,让幼儿在教室里进行休息的同时心里还期盼着老师给他们带来的惊喜。王采用的方法似乎有些不妥,为了达到让孩子好好听课的目的而用极端的方式让孩子们自愿放弃了玩,让孩子们一次玩个够,起码在一定的时间内,打击了孩子在外自由探索的积极性,这会害了孩子,这不是幼儿教师该做的事。
二活动设计
我爱洗澡
海丰街道幼儿园信萍
活动主题:我爱洗澡
年龄段:中班幼儿
教学领域:舞蹈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我爱洗澡》来自于中班主题,选择本主题既贴近孩子的实际,又提高了孩子们协调能力的发展,发展思维能力,感受音乐的美,养成爱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同时加强了孩子们的大小肌肉的锻炼。通过创编舞蹈,每个幼儿
的表演都能从中得到发挥和表现,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为今后的顺利成长打下基础。
二、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想象,创编洗澡的动作,并能与音乐合拍。
2、体验洗澡的快乐,养成爱洗澡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2、小盆、毛巾、银色闪光带做成的“水”的教具
3、音乐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1、(画外音:孩子们,刚才我们活动的很热了,让我们进去洗个澡吧!)
幼儿听音乐《我爱洗澡》,在音乐伴奏下手拿小盆进教室。
2、情境感知,大胆想象洗澡的各种动作。
教师提问:你的小盆里都有什么啊
你为什么要洗澡
你在家都是怎样洗澡的
3、观看flash动画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是一段好看的动画。
相互交流:如果够不着后背,搓不着怎么办”(创编用毛巾洗澡的动作。)
4、教师示范
师:里面的娃娃边洗澡边跳舞,洗得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洗澡跳舞呢老师把你们刚才做的动作跟动画上的动作合起来就编成了一个舞蹈,你们想看吗(重点示范几个难点的动作如:上冲冲,下洗洗)
提出问题:这个动作是洗什么地方(跨)
6、结束
师:啊,老师帮你们冲水冲的都出汗了,让我也休息一会儿。今天你们开心吗累不累下一次还愿意跳洗澡舞吗
师:洗澡是一件舒服的事,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干净,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讲卫生的还孩子下面你们把身上的水擦干净,端着自己的小盆一起到外面把毛巾晾干吧!(手拿小盆离开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