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立案办案的程序

立案办案的程序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一,必须先有人报案(当事人,或者旁人)

第二,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侦查,民事纠纷,治安案件一般都只是留个案底。

第三,不予收费,机关处理事情是不收费的。

第四,当案件侦查,审理完毕,或者案件不需要继续侦查审理等其他情况,机关将予以撤销立案。

办案程序是怎样的

办案程序是:

1、接受案件:包括控告、自首、报案、扭送等等2、审查:3、立案4、侦查: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

通缉等。5、破案6、采取强制措7、继续侦查完善证据8、侦查终结9、移送审查起诉。

怎样查找办案程序违法

怎样查找办案程序违法,机关在行政案件上常出现的程序问题主要有,执法主体、扣押、告知、法律文书送达、证据的问题,而刑事案件中的程序问题有办案过程时间顺序、案件移送、行政强制措施、证据、赃款的处理问题。

根据《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条规定“在案件调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文件,适用先行登记保存不足以防止当事人销毁或者转移证据,经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可以予以扣押。”可见,扣押是机关调取证据的方法之一。

办案过程是怎样的

办案流程是:

一、受理案件。机关对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并且受理案件。

二、采取强制措施。机关在侦查犯罪的过程中,根据案件情况,依法可以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

三、侦查。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有权依法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

四、侦查终结。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侦查后,认为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立案刑事法律程序如何走

立案刑事法律程序如下:

1.机关对立案材料接受。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机关对于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应当迅速进行审查。

3.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在24小时内,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

4.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有控告人的案件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七日内送达控告人。

职务侵占立案程序

职务侵占立案程序如下:

1.对立案材料接受。指机关、人民和人民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受理。

2.对立案材料审查。审查应当查明: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否属于犯罪行为;如果属于犯罪行为,有无确实可靠的证据材料证明;依法是否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有无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3.对立案材料处理。对立案材料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该内容由 苑学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