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续签应遵循严格程序,用人单位需评估劳动者情况,征求意见并达成一致。若劳动者不愿续签或提高劳动条件后仍不愿继续,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补偿金。劳动合同应在届满前完成续签,如任何一方不再续签,需办理终止手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5条,劳动合同期满时,应延续至相应情形消失,但涉及劳动能力丧失的按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法律分析
劳动期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遵循严格的续签程序与劳动者续签合同。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进行综合评估后,再决定该劳动合同是否续签以及按照什么劳动条件进行续签。用人单位在评估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比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年限可能即将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已经与劳动者连续两次签订过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其次,用人单位以书面方式征求劳动者意见,然后劳动者以书面方式对是否续签劳动合同进行意思表示。
因此,在劳动合同续签前必须征求劳动者的意愿,如果劳动者在单位提高劳动条件后仍不愿意续签,甚至是劳动者本意就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就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最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的,应当在原劳动合同届满前完成劳动合同的续签。
如果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任何一方决定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务必要在原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办妥劳动合同的终止手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拓展延伸
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要点和注意事项
续签劳动合同涉及一系列法律要点和注意事项。首先,双方应确保续签合同的自愿性和合法性,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其次,注意合同期限和续签提前通知的规定,避免违反法律规定。双方还应关注合同中的薪酬、工作时间、休假、福利等条款,确保合同条款合理、公平。此外,注意合同变更和解除的程序和条件,避免纠纷和法律风险。续签劳动合同还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全面、明确。最后,如有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综上所述,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要点和注意事项涉及多个方面,双方应谨慎处理,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要点和注意事项涉及多个方面,双方应谨慎处理,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用人单位应根据续签程序评估劳动合同,并征求劳动者意见。劳动者若不愿续签,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补偿金。双方同意续签后,应在合同期满前完成续签手续。注意合同自愿性、合法性,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关注合同条款、变更和解除程序,保护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如有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综上所述,续签劳动合同需慎重处理,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六条 【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