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工伤后,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除非有严重违纪等重大过错。然而,在医疗期满后,如果符合无过错性辞退等法定情形,单位可以合法解约,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分析
1、劳动者因工负伤,如果没有严重违纪等重大的过错的,用人单位一般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但是在其医疗期满后,如果符合无过错性辞退等法定的情形的,单位可以依法与其解约,但要向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拓展延伸
劳动者因工受伤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及程序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因工受伤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程序,劳动者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工伤认定,并根据认定结果支付工伤待遇。若工伤导致劳动者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应提供适当的安排或重新分配工作。若用人单位未履行上述义务,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程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建议劳动者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具体指导。
结语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因工受伤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程序认定工伤并支付工伤待遇。如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单位应提供适当安排。未履行义务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具体程序应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六)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