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狱后两年内一般不受理赔偿事宜,但身体受伤赔偿诉讼时效为1年。民事赔偿与出狱时间无关,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开始计算。普通诉讼时效为2年,特殊诉讼时效为1年。罪犯服刑期间可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与犯罪无关。民事赔偿纠纷诉讼时效可因起诉、请求或承诺而中断。
法律分析
一般情况下,出狱后两年事赔偿不予受理。但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是1年。
【法律分析】
民事赔偿和出狱时间没有任何关系,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是1年,是从权利受到侵犯后开始计算的,不是从罪犯出狱后才开始计算的。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2年。短期诉讼时效。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特殊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不是由民法规定的,而是由特别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在罪犯服刑期间也不影响自己索要民事赔偿,如果民事赔偿跟当事人所犯罪行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那在刑事案件终结以后,自己还是可以向人民起诉的,不能等到当事人服刑完毕以后再去处理民事赔偿纠纷。民事赔偿纠纷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
1、起诉。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
2、请求。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
3、承诺。基于义务人认诺所承担的义务,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此中断,并即时重新起算。认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
结语
综上所述,出狱后两年内一般情况下不予受理赔偿事项。然而,对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则为1年。诉讼时效的计算并不从罪犯出狱后开始,而是从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普通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而特殊诉讼时效则根据特别法规定。重要的是要注意,民事赔偿纠纷诉讼时效可以通过起诉、请求或承诺等方式中断。因此,在合适的时间内采取行动是确保权益得到保护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