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民事诉讼后,被告应积极参与诉讼活动,提交相关材料以否定原告的诉讼主张,并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和举证,同时需注意申请证据保全和证人出庭的时间,以及审结案件所需时间。
法律分析
一、被民事诉讼了该怎么处理?
被民事诉讼了应当积极的参加诉讼活动。收到民事立案庭发出的立案通知书后,当事人应当等待承办庭通知的开庭日期。
人民受理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由独任审判员审理的,案件应当从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以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应当从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立即执行(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应该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起诉。
二、申请证据保全时间是多久?
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百十一条条的规定向人民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
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
诉讼法规定是在开庭前3天通知。
被告答辩状的时间
人民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被告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审理。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会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
当事人举证时间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准许。人民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10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简易程序指定可以少于30日,当事人协商不超过15日。从收到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次日计算。
申请证人出庭时间
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10日提出。
审结案件所需时间
简易程序案件:3个月;
一审普通程序案件:6个月;
上诉案件:3个月;
特别程序:30天内;公告期满后30天内;
再审案件:3个月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民事案件在立案之后,被告是需要积极的做出应对的,对于被告来说的话,应当积极的应诉,比如说提交相关的材料,如果说否定原告的提出的诉讼主张的话,就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结语
被民事诉讼后,被告应积极参与诉讼活动,等待通知开庭日期。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案件应在6个月内审结。申请证据保全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内提出,通知开庭时间为开庭前3天。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举证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并经准许,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申请证人出庭时间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10日提出。审结案件所需时间为简易程序案件3个月,一审普通程序案件6个月。被告应积极应诉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否定原告的诉讼主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九十六条 人民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近亲属互相推诿的,由人民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该公民健康情况许可的,还应当询问本人的意见。
人民经审理认定申请有事实根据的,判决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申请没有事实根据的,应当判决予以驳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九十七条 人民根据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的申请,证实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第一百九十 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财产的种类、数量以及要求认定财产无主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