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刑法中管制的规定是什么

刑法中管制的规定是什么

来源:华佗小知识

刑法中管制的规定是什么

1.管制的对象

刑法典对于管制的对象未作明确,只要刑法分则条文的法定刑中规定有管制的,人民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认为属于犯罪尚不够判处有期徒刑或者其他主刑,以不予关押为宜的犯罪分子,都可以判处管制,其一定的人身自由。

2.不予关押

不予关押,也即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这体现了管制刑的开放性特征,有助于避免短期自由刑固有的弊端。

3.犯罪人的一定自由

这是管制区别于免予刑罚处罚之关键。根据刑法第39条之规定,自由的内容是:

(1)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自由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但是,对犯罪人的劳动报酬不得进行,即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4.具有一定期限

管制有一定的期限,不得对犯罪人进行无限期的管制。

根据刑法第3、69条、第41条之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依据第40条之规定,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5.由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

管制的执行机关只能是机关。但由于管制是一种开放性的刑罚方法,故也离不开群众的监督。事实上,刑法典第39条所规定的“服从监督”,也即是服从群众的监督。这充分体现出管制是我国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司法路线实践经验的创造性产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