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协议的诉讼时效一般为六个月,征地补偿的原则包括间接补偿和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农村征地补偿款不是必须分配的,但必须专款专用,分配方式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间分配或分配给失地农户。
法律分析
一、征地补偿协议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征地补偿协议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六个月。因为征地属于行政行为,对此应当是提出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征地补偿的原则是什么
征地补偿的原则如下:
1.间接补偿原则
在征收土地过程中征地补偿款是由国家对失地农民和集体记进行补偿,而不是开发商或者用地单位进行。在征收土地过程中国家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是按照年产值等标准进行的,一般控制在几万元以内,很多国家重点工程由于其和法律上照顾可能会更低,但是在出让国有土地的时候每亩地的出让价可能会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2.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原则
不能满足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应当提高补偿,批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机关为省级,但是其提高的标准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不得超过被征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三十倍。
三、农村征地补偿款是否必须分配
农村征地补偿款不是必须分配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因此征地补偿款可以不进行分配,但必须专款专用。实践中分配方式有两种,即将土地补偿款在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间分配,或者将土地补偿款分配给失地农户。
结语
征地补偿协议的诉讼时效一般为六个月。征地补偿的原则包括间接补偿原则和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原则。农村征地补偿款不是必须分配的,但必须专款专用,可以选择在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间分配或分配给失地农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四十四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经城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建设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准。
临时建设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自行拆除。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九条 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对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批准用地的,由县级以上撤销有关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应当及时退回;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四章 沙化土地的治理 第二十六条 不具有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应当先与土地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签订协议,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在治理活动开始之前,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治理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林业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指定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治理申请,并附具下列文件:
(一)被治理土地权属的合法证明文件和治理协议;
(二)符合防沙治沙规划的治理方案;
(三)治理所需的资金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