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文《孔子拜师》教案

课文《孔子拜师》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体会孔子行程的艰难,意志的坚强。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2教师导入: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描写孔子到洛阳拜老子为师途中的情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一)抓住关键词,想象体悟艰辛

  1全班齐读。

  2教师引导:“风尘仆仆”在文中是老子所见。他见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孔子。展开你想象,说一说当时站在老子眼前的风尘仆仆的孔子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

  3教师总结:是啊!通过同学们的描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衣衫褴褛、头发蓬乱、面色惨白、身形疲惫的孔子。为什么呢?(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段)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4理解“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的意思。(板书: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5教师创建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曲阜和洛阳相距多远吗?(出示地图)相距上千里,一走几个月。而这几个月来,孔子——(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多辛苦啊!)

  师:在这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雨中赶路的孔子……(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想到的画面)烈日下赶路的孔子;抹黑赶路的孔子;赤脚趟河的孔子……(孔子还会遇到哪些苦难?)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6再读这句话,想象着孔子跋山涉水的种种画面,你心中又有何感想呢?(敬佩、感动、太了不起了、为了求学不畏艰险……) 7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出崇敬之情,有感情地再读这句话。

  (二)再现情境,体会谦逊有礼

  1孔子经过几个月,终于走到了洛阳。此时,老子已经在洛阳城外迎候孔子。(板书:迎候)

  2指名说说迎候的意思。

  3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资料展示,我们知道老子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却到城外来迎候三十多岁的孔子。你们体会到老子是怎样的人?(老子很有礼貌、很谦逊)

  4教师小结:孔子和老子不但学识渊博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他们的身上还闪烁着许多优秀的品质。我们一起再来展现下当时的情境。

  5分角色朗读,再现情境。

  6指名反馈,你们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学生自由说:谦逊有礼、教学相长、学无止境……)

  追问:你是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上前行礼

  再次行礼……)

  你是怎么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教师用一词语来形容,学无止境(板书:学无止境)

  三、想象画面,感悟人物优秀品质(学习第3、4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孔子拜师后,每天都怎样的?(学生:不离左右,随时请教)(板书:不离左右,随时请教);老子则是?(学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板书:毫无保留)

  3小结: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孔子求学的态度。(板书:谦虚好学)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老子毫无保留的教学(板书:诲人不倦)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课堂小结

  正因为孔子如此谦虚好学,老子如此诲人不倦,他们受到了世人的敬重。大家敬佩他们的学识,敬重他们的品行。希望同学们能够向孔子和老子学习,做一个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人。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谦虚好学

  ↓ 不离左右 随时请教

  拜师 学无止境

  ↓

  老子——迎候 毫无保留→诲人不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