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管辖原则:根据约定起诉。无约定时,可选择被告住所地或借款行为履行地起诉。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的确定:公民个人以户籍所在地为住所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为经常居住地。公司以主要办事机构或注册地为住所地。欠钱不还可立案,金额无。建议及时起诉,避免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
有约定管辖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管辖地原则。
当事人有约定管辖的,应当先到约定的起诉。双方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借款行为履行地、借款行为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管辖。没有约定的,可采用以下方式:
1、到被告住所地的起诉。
别人欠钱不还的,就到欠钱人的户籍所在地或者是经常居住地起诉,现在到户籍所在地的起诉相对较少,像借钱给外来打工者,后来不还的,要到他原来的户籍所在地起诉是不实际,因此,通常到经常居住地起诉,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就可以认定为经常居住地了。
2、到借款行为履行地提起诉讼。
如何确认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
1、公民个人的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2、公司等机构的住所地是指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如果不能确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综上所述,欠钱不还,无论多少钱都可以立案。法律对欠钱不还的金钱数额没有明确的,也就是说,无论数额多少,都可以向提起诉讼。建议尽快向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诉讼时效,将丧失起诉权。
结语
根据约定管辖原则,当事人应按照约定起诉;若无约定,则按照管辖地原则。当对方拖欠债务时,可选择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提起诉讼。个人的住所地为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为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公司的住所地为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或注册地。无论欠款数额多少,均可向提起诉讼。建议及时起诉,以免超过诉讼时效失去起诉权。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