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体会并学习乌塔自主的精神和遇到问题有自己主见的品质。
  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体会并学习乌塔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交流:你们喜欢旅游吗?为什么?你到过哪些地方?
  2、通过课前交流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喜欢旅游。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也很喜欢旅游的小女孩乌塔。来,让我们一起亲切地跟她打个招呼。
  3、板书课题:乌塔(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1、课文写了乌塔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在暑假里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三、体会乌塔生活上的自立
  1、过渡语:如果让你一个人去外国旅游,你敢去吗?(不敢)大家都不敢,怎么乌塔就有这么大的胆子呢?我真想问问她。
  你们读了课文,肯定对乌塔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吧,我们来进行一次采访,我当一名记者,你们当乌塔,来回答我的一些问题。比一比,看谁这个乌塔当得最好!
  2、采访过程:
  (1)记者: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旅游,你不怕遇到危险吗?你爸爸妈妈一定会非常担心吧?
  乌塔:我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2)记者:你游历了欧洲的哪些地方呢?
  乌塔:我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还有希腊等一些国家。
  (3)记者:你怎么知道这些国家的哪些地方好玩呢?
  乌塔: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4)记者:旅游要花很多钱的,你的钱是向父母要的吗?
  乌塔:不是,是我自己打工挣的。
  (5)记者:你怎么挣的呢?
  乌塔: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6) 记者:一个小孩子独自在外,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乌塔:我带了闹钟控制自己的起居,还知道外出前把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3、总结:啊!你真了不起!知道自己安排生活,知道自己挣钱,知道怎么去游玩,知道自己照顾自己的安全,既能玩得开心,又不让父母为你担心。
  4、提问:聊到这里,你觉得乌塔身上有什么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生活的能力)
  四、体会乌塔思想上的
  1、过渡语:我们都感觉到了乌塔在生活上的精神,其实在她的身上还有另一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另一种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从课文中找一找。
  文中有两处写到了作者与乌塔的争论,看看我们能否从他们的争论中体会点什么?
  2、第一次争论
  (1)找出写他们第一次争论的内容。齐读一遍。
  (2)说说他们各持什么观点?
  (作者认为:中国的家长爱孩子,所以不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出远门。乌塔认为: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出远门?)
  (3)你认为谁说得有道理?
  (4)你也像乌塔学习,发表发表自己的观点。你认为家长爱孩子,应该怎么爱?我们这样说:爱孩子,就给(让)他们¬¬¬¬
  (5)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回答让我们知道了你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3、第二次争论
  (1)找出写他们第二次争论的内容。齐读一遍。
  (2)说说他们这次争论的话题是什么?两人各持什么观点?
  (争论的话题是:孩子的乐趣问题。作者认为中国的孩子有电视,有图书,有游乐园,很快乐。乌塔认为:中国的孩子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肯定缺少乐趣,因为只有亲自感受,才能体会它的美丽。)
  (3)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你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 的童年更有乐趣。
  4、总结:两次的争论乌塔都发表了跟作者不同的见解,但是乌塔都说得更有道理。从中你发现了乌塔什么特点?
  (很有主见)
  五、拓展延伸
  1、是啊!乌塔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跟她一样独自一人去国外旅游呢?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学的是乌塔那种自主的精神,在生活中多多锻炼自己。并不一定要像她那样一个人去旅游,毕竟这还是有一定危险的,而且我们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2、结束语:最后,我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在生活中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自主的人,不要养成依赖的心.而且做事说话要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板书设计]
  乌塔
  生活上 自主
  思想上 很有主见 
  乌塔课文
  那天,我在罗马下了车,冒着暑气赶到市郊的青年旅馆,找到自己的房间,推门一看,吃了一惊:正对门的地上放了一床席梦思,上面躺着一个发小姑娘,睡得正香。
  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于是匆匆洗漱完毕,也躺下了。
  不知过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睡眼朦胧地看看表,下午两点半了。小姑娘已经起身,一边收拾枕边的小闹钟,一边用结结巴巴的英语问我:“我要出去玩了,你呢?”我翻身起来:“我也要出去。”“你去哪里?”“梵蒂冈,你呢?”“我已经去过了,今天去市中心。”说话间,她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告诉我:“罗马很热,街小小摊卖的冰淇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买。”
  晚上八点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馆。这时,小姑娘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
  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她还告诉我她叫乌塔,在读小学,已经14岁了.这次趁署假游历欧洲。已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我有点惊讶:“你一个人吗?”“当然。”她很自信地答道。
  一个14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欧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我问乌塔:“你一人不怕危险吗?你爸爸妈妈不担心吗?”
  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遭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然后,她问我,中国的孩子们是不是也这样旅游。我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才说:“在中国,像你们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爱他们,会带他们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我们也经常茵旅行。不过我们的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我只好笑着承认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乌塔说:“中国的孩子们缺少很多乐趣吧?”我说:“中国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但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第二早晨,乌塔向我道别。说晚上要坐火车去波恩。她还认真的告诉我要继续挣钱,以后去中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