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想象,感知童话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4,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媒体再现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1,(播放课件)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遭受过一次特大的旱灾,接连几个月滴雨未下,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流干涸,草木枯萎,地球上的生灵面临着死亡.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生活在这里,你最想得到什么

  生答: 水.

  2,师:是的,水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为了生的希望,为了母亲的健康,一个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手捧着水罐走出了家门……(出示课件)她找到水了吗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讲读课文

  1,师:同学们打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新认识的词语.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开火车读生词.

  师:刚才大家读得真认真.看,老师让生字带着它的朋友一齐走进了咱们的课堂,谁能读一读

  师:大家真踊跃!好,咱们开启一列小火车吧!1

  (2)指导"罐,忍"两个生字.

  师:同学们把生词读得这样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则谜语:心上有把锋利的刀.

  生:忍!

  师:对于这个字你有没有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忍"字上半部是"刃",别忘了左边的点.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还能用它组个词语吗

  生:忍耐.

  师:大家再观察其他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生说哪个字就指导哪个字.引导生说出记忆的好办法,适时书空.)记忆生字有很多好办法,课下让我们再去交流.

  3,指生分段读课文.

  师:大家对生词掌握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也一定不错,请你们推荐四名同学读课文.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谁读得准确.

  4,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那么专心致志,真好!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自由回答.抓住水罐很神奇,会变化适时板书:

  空木水罐——装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

  5,师:水罐会变,真神奇!请同学们赶快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水罐特别神奇 请你勾画出来.

  6,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找出来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组同学共同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

  7,师生交流.(随机播放课件)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多神奇呀!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小姑娘寻水那么辛苦,都累得晕倒了,醒来突然发现了水,她的心情会怎样

  生:喜出望外.

  师:好,看大屏幕!(小姑娘喜出望外……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指导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再读体会.)

  就带着这种心情,谁再来读一读.(多找两个学生读.)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姑娘很爱妈妈.

  师:你能边读边感悟,真会读书!谁能象她这样再读一读,感受一下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生再体会读.

  师:谁能接着往下说,还有哪很神奇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师:摔了,水竟然没有洒,真神奇!还有神奇的吗

  (3)"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水罐变成了银的.(适时指导学生读出来,体会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

  (4)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抓住机会让学生读出来,启发学生母爱的伟大.)

  师:"一瞬间"多长时间

  生:眨眼间,霎时,一刹那.

  师:是呀!就在妈妈说完话的这一瞬间,水罐变成金的,你能再读一读妈妈说的话吗

  生读.

  师:听了她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妈妈非常疼爱女儿.

  师:你感受过这番疼爱吗 那你就带这份感受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启发: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端着妈妈舍不得喝下的水,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生:妈妈,我爱你!

  师:妈妈听到你的话一定感到很欣慰,甚至会流泪.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宝贵的钻石,太神奇了!它是在什么情况下跳出来的

  生: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听了她的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再也忍不住"说明小姑娘非常想喝水, "咽了一口唾沫"又说明她强忍住了.说明小姑娘太有爱心了!

  师:你体会得太深刻了,学习语文就应该像她这样边听边体会.那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谁还想再读一读

  (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善良,启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师读"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同学们请睁开眼睛,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呀!

  生想象: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跑来喝水,打水;小动物们也都跑来喝个够;小河丁冬丁冬想起来;土地湿润了,草木生长了……

  (6)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师:神奇!钻石怎么会变成星星呢

  生:让小姑娘的爱心永远在天上闪光.

  总结扩展

  师:请同学们往前看,从交流中我们知道,水罐从一个空空的木水罐,突然间装满水,然后变成银水罐,金水罐流出清澈的水,最后跳出七颗宝贵的钻石,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生:小姑娘的爱心(妈妈的爱).

  师:小姑娘曾经把爱给过谁

  生:妈妈,小狗,过路人!

  师:一个孩子把爱不仅给了亲人,还给了自然界里的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陌生人,那这样的爱是又是什么样的爱呀

  生:伟大的爱,无私的爱……

  师:对这就是广博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水罐才最终会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升到天上,让这爱永远在空中闪烁.现在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你们被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在生活中,你可能给过很多人爱,也感受过别人的爱,你能用一件事简单地说一说吗

  生谈.

  (四)启发阅读 赠送格言

  听了大家的谈话,我很受感动,你们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位朋友《七色花》,《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其中《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是我国九岁的刘倩倩写的一首诗.诗中写到"我要把蛋糕和棉衣都送给她,你要知道她是谁,就请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姐姐." 《七色花》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就留做大家课下阅读,相信在读完这两篇童话,你会对爱有更深的感悟.

  有一首歌中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生一起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请大家记住这样两句话.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迎秋里实验学校 孟喆

  《七颗钻石》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生动的情节,赞扬了小姑娘美好,善良的心灵,似钻石般永恒,让学生从故事中懂得关爱他人,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围绕水罐的神奇变化为主线,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找,在读中悟,在读中想象,呼唤孩子们的爱心意识.

  一,创设情景 引发情感陶醉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于是上课伊始,我利用flash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我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接近时空距离,然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认何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二精心设问,读中感悟想象

  这篇童话很明显是以水罐的神奇变化为主线,体现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如果直接设定问题:"你感觉课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 "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无形中为学生下了一个套儿.反复考虑,我大胆放开,让学生自主谈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课文读完了,你都知道了什么 ),从学生的发言中拽出"水罐的神奇变化",导入课文的分析.虽然这样有些冒险,但我感觉我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真正做了一次学习的主人.之后我又围绕这一主线让学生勾画神奇的句子,在"神奇变化"中品读,感悟小女孩广博无私的爱心.特别是让学生闭眼想象地球上"久逢甘露"的景象,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把眼前的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做到了课堂的延伸,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让童话的特点在这里得到体现.最后的谈话让学生把语文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享受爱的同时懂得奉献爱.介绍阅读和赠送名言,让爱的种子再一次悄然无声的融入孩子的心田,使课文感情得以升华.

  这是我对这一节课的简单设计,当然有很多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和同人批评指正.

  《七颗钻石》评课

  迎秋里实验学校三年级

  《七颗钻石》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是本文的意图所在.

  孟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较好的抓住课文的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朗读,想象与感悟,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语言具有激励性

  孟老师上课教态自然,非常有亲和力,凌驾于课堂的能力非常强,语言精彩,生动,评价语特别能激励学生,整堂课学生积极性高,课堂上生机勃勃.

  二,抓住主线,走进文本

  孟老师在一开始就抛出了:这个水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神奇)从哪些地方发现它的神奇这样两个问题,虽然简单,可是却成为后来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线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教师归纳:(1)装满水(2)水没有洒(3)变成银罐.(4)变成金罐.(5)跳出七颗钻石(6) 变成七颗星星.这是本文的明线,接着作者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教学:为什么水罐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去了解水罐变化的真正原因.课堂上,无论是朗读还是想象,都围绕教学的主线展开,为教学重点(暨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体会逐渐升华的爱心)服务.而文中爱的情感的逐渐升华则是本文的又一条线索,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可见教师设计之精心.

  三,注重方法,阅读文本

  在指导学生了解了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的主题,挖掘文本的内涵.这是由文字表层的故事进入文字丰富内涵的主体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孟教师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本课也体现了以上思想的运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特别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四,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爱"的主题非常鲜明.学生在感知课文"爱"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以课本为引子,感悟生活,关注社会.本课的教学的难点也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关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在课堂的结尾,老师有感情地诵读爱的名言:和介绍阅读,为下一步学生的讨论做了无言的指点.接着总结:爱不仅在童话的世界里,也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说说身边的爱心小故事.全班同学交流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爱"的点点滴滴.这一环节让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由他人的感受引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进行心灵的交流,为学生课后的行动作无声的提示.

  总之,孟老师所讲的《七颗钻石》一课,能够让学生在读中找,在读中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呼唤孩子们的爱心意识,课上得扎实,生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