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临考《 生活与哲学 》主干知识点回顾
一、哲学基础知识
1、世界观与方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物质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性的统一。
二、关于“唯物论”的知识点
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方】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6、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三、关于“认识论”的知识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四、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点
1、联系(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2)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发展(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
3、矛盾(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4)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方】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在事物内部居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方】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4、创新(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1)辩证否定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就是“扬弃”。
【方】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原理
【方】要求我们: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敢于突破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
五、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知识点
1、社会历史观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错误)
③社会意识的相对性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2、人生观、价值观
(1)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
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相对性)
(4)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① 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 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 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b、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