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自学认识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通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与鸟儿亲切相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意趣。 
  重点难点: 
  仿造课文片段练习说话、写话。 
  理解文中各引号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录音)同学们,美丽的清晨,在郊外、在公园,你的身边处处充盈围绕着这些声音。听,是什么? 
  对,那是鸟儿在鸣叫。仿佛一首美妙的乐曲,又好似在向人们倾诉些什么?你能听懂它们的话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鸟的世界,感受一下鸟的语言。 
  (揭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质疑梳理: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2.根据学生提问,指导归纳梳理: 
  老师这里有一些关键词给大家,看看你能不能将这些问题归归类? 
  (给出“鸟语”、“‘我’→鸟语”、“鸟语→‘我’”等)随即解释关键词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 
  三、精读理解,感悟体味: 
  1.“鸟语”是怎样的呢?文中有哪些语句告诉了我们?(出示:布谷鸟——布谷布谷    喜鹊——喳喳喳喳)你还知道其他“鸟语”吗?(随即板书:燕子——唧  ……) 
  2.鸟儿的话,有人能听懂吗?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的?默读课文1-3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通晓”、“犒赏”、“快意”等词语的理解) 
  3、(过渡)公冶长的故事让“我”对鸟语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于是“我”也忍不住和它们交谈起来了!我和哪几种鸟儿对话?听到了什么?(指“‘我’→鸟语”部分的问题)女生读4-9小节,男生读10小节,一起读11小节。 
  4、你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以重点语句理解主题) 
  (“无拘无束”仿例写词训练) 
  重点理解: 
  “一想起布谷鸟……还真不敢疏忽怠慢”——体会我从“鸟语”中获得了人要勤劳刻苦的启示。 
  “虽然它…………增添不少乐趣”——理解鸟鸣充满生机与希望,使人感觉快乐舒心。 
  (引号的作用予以归纳:“说话”、“话”、“语言”——特殊含义;2、5、6、7、8、9小节中的引号为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公冶长”、“知音”——着重论述、重点突出) 
  5.(过渡)听了那么多的鸟语,“我”有没有成为“公冶长”呢? 读句子“天长日久,虽然……异常深厚的感情”,你从哪里看出作者与鸟儿有异常深厚的感情? 
  指导朗读: 
  “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 
  和我对话的鸟儿真多呀!从它们身上,我又有哪些收获呢?完成相关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从……,我……” 
  6、大家补充了那么多,我们也该划上一个句号了。我在这儿画,好吗?(不好)为什么?应该用什么符号?(省略号)好,我们改一改。 
  四、拓展阅读,想象对话: 
  1.乌鸦在人的印象中一直是个不祥的事物,果真如此吗?近来禽流感肆虐,一时间鸟儿也成了有些人“惊恐万分”的对象,我们该如何面对它们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组讨论一下,发挥你们的想象,能不能编写一段你与鸟儿的对话呢?也可以写鸟与鸟之间的对话!当然你也可以不用材料自己想象,只要想象合理,语言通顺就行。 
  2、 推荐交流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小结:鸟语是大自然赐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人们的一份礼物。相信我们每个人用爱去倾听,都能听到最美妙的声音。让我们都与鸟儿亲切相伴、与自然和谐相处吧! 
  2.作业:a完成想象对话的书面练习。 
  b完成词句小练习(另附) 
  板书设计: 
  布谷鸟        喜鹊… 
  鸟有语言吗?什么叫鸟语?      鸟语       布谷布谷     喳喳喳喳  
  鸟的语言是怎样的?…… 
  我和哪几种鸟儿对话?         我→鸟语     种田织布    喜事到家 
  我听到了什么?……                       勤劳刻苦 
  异常深厚的感情如何体现?    鸟语→我      学习不敢     充满希望 
  我有哪些收获呢?……                      疏忽怠慢     增添乐趣 
  与鸟儿亲切相伴,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