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鳜、箬、蓑”。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通过查资料、看注释的方式读懂词的意思。

  2、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词所展现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1、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感受词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背诵《渔歌子》。

  教学难点:体会词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在平时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如:《春晓》、《咏柳》、《早春》、《晚春》等。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所学的这首古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是不一样的?这是一首——词。什么是词呢?【课件出示】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渔歌子》。(板书题目)

  3、解题:渔歌子,词牌名,也是题目,其意思是渔夫捕鱼时哼唱的歌曲。

  4、了解诗人及背景:先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补充,最后【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二、读中明意,读中悟情。

  (一)、【课件出示古诗并范读】

  (二)、学生自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把词读准、读通、读顺。(注意:“塞、鳜、箬、笠”的读音)

  2、重点掌握多音字“塞”在词中的读音。(塞:sai sai se )

  (三)、检查指导朗诵

  1、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2、指名都词,师生正音。

  3、指导朗诵,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4、全班齐读。

  (四)、读中想象,理解词意。

  1、学生默读,思考:这首词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物?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板书)

  2、指名反馈学习情况。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聆听,闭目想象画面。交流:学生结合插图口述自己想象到得画面。

  4、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1)、学生交流自己理解的诗句及不懂得地方。

  (2)、教师相机指导,指名说说词意。

  (3)、教师归纳,【课件出示】词意。

  (五)、探究质疑,领悟情感。

  1、这首词中的渔翁为什么在这样的雨天还不想回家呢?词中的渔翁到底指的是谁?(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小结)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引导,【课件出示】诗人的思想感情)

  3、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江雪》【课件出示古诗】,这首诗中的渔翁与这首词中的渔翁有什么异同?两位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样吗?(不愿;不舍)

  三、读中感悟,升华情感。

  1、诗是作者的心声,我们可以从诗的字里行间感悟诗人的内心情感。现在,请大家带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江南春色的赞美之情,在美妙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渔歌子》。

  2、(配乐)学生朗诵,当堂背诵。

  3、欣赏歌曲《渔歌子》。【课件出示】

  4、师:同学们,让我们从美妙的音乐中回到现实。再美的诗、再美的音乐都无法与大自然中的春天相媲美,我们赶快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用我们的笔去描写春天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