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乌鸦和狐狸》教案

《乌鸦和狐狸》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习课文,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读读”、“说说”、“演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领会狐狸对乌鸦所说的三次对话,揭示狐狸狡猾的本性,教育学生懂得爱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1、出示图片,教师边指图边讲:在大森林里,住着这样一对邻居,一只长的很丑叫声难听,但喜欢听奉承话的乌鸦,一只好吃懒做,而又狡猾的狐狸,这一天他们凑在一块,发生了什么事呢?

  2、谁能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用自己的话讲讲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和狐狸》

  二、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1、生自由读1、2、3自然段。

  (1)弄清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2)理解“叼、馋的直流口水”的意思,并对狐狸的心理进行想象。

  2、朗读4——8自然段。

  (1)用“________”画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乌鸦的反应。

  (2)大屏幕出示4、5、6自然段。

  ①、指名读狐狸对乌鸦讲的第一次奉承话。师问:“狐狸想了想,他在想什么呢?从‘想了想’和‘笑着’你会体会到了什么?”

  ②、指导学生读好狐狸说话时的语气,同时体会乌鸦听了狐狸的话以后有什么变化,(要读出狐狸的狡猾和虚情假意。)

  ③、分角色朗读。

  ④、找几名同学分饰狐狸、乌鸦,演一演。

  (3)讨论交流。

  ①、通过学习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看狐狸和乌鸦的?

  ②、乌鸦为什么会上当?

  三、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师引导总结,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编故事。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紧紧把握新课标主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富有情趣的朗读,表演等教学环节,力求达到理解的升华。与学生真诚的交谈对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自主的参与到合作开放式的学习当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