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2、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2、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复习导入: 1、朗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朗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一心”是什么意思? 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 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吗? 正当师徒俩感到焦急时,事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机?
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
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 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想还有哪里不懂。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三、 学习第二部分。 1、李时珍师徒俩就在古寺里是怎样过夜的呢? 2、讨论,交流。 3、练习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4、说说这部分的意思。 四人小组一起读第二部分,讨论。 理解: 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人物品质。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由默读第三部分。
2、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 3、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4、12段中有两个“……”,它们的意思相同吗?分别表示什么? 5、李时珍是怎么分辨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的?这表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 严肃认真,非常负责 分角色读这一部分,注意语气。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五、作业:
查找李时珍的资料、故事;一些中药及其药效。讲一讲。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