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3、能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4、能运用抓住关键词或连接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

  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

  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引导写好“珍、宿”

  4、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解决刚才的问题。

  2、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破败、断垣残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

  等词语,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3、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三、研读课文 感知苦

  1、师:大家能把长文章读成短文,真的很好,那还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

  学生再次读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能体现全文的句子。(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能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就更好了。

  (生读文)

  3、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

  从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特点读出他们的艰辛。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网。”

  对比感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古寺。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

  学生交流,师点拨:(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点评: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

  师:理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前面课文,找原因。引出:

  ƒ“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哪个好,为什么?联系生活用“一心”说句话。

  “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4、师: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鸟儿都飞回到树林中,他们怎样?引导读句子,读出他们的焦急心情。

  5、师小结:原来,为了察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学生想像李时珍在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

  引导从“就”字,你读出“随便、毫不犹豫”)

  6、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他吃的是一点点苦吗?从中你看到什么?

  再读这句话。

  四、拓展延伸

  自学课文,思考: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他们吃了那些苦呢?

  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

  二、研读课文 感知苦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

  (联系“找枯枝、生火、舀水、煮水、啃干粮”等动作体会)

  你还可以想像,他们还吃了什么苦?

  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

  理解“长年累月”和“50岁”

  师补充: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学生写话

  4、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然而李时珍在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5、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

  6、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8——13小节,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

  7、学生交流:(整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种都要仔细地观察其颜色、形状,回忆它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亲自品尝草药)

  对比感悟:李时珍端详了一阵。

  李时珍看了一阵。随文理解“端详”,

  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感受他的“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

  8、通过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深情,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对李时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呢?(李时珍是个严谨认真的人)

  9、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照在李时珍的脸上,只见见他......(学生想像)

  10、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

  三、认识《本草》

  1、读到这儿,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

  2、出示:《本草》是李时珍花30多年的时间写成的,全载了1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李时珍对旧书上的错误记载加以纠正,如旧书上记载穿山甲是靠鳞甲来诱捕蚂蚁的,李时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后,发现穿山甲是用舌头吃蚂蚁的。《本草》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部“东方医学巨典”。

  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凸现人物形象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复述课文。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