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和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3.收集有关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探究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当你看到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温室里展露娇媚时,也许你并不会太在意,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跟作者冯骥才一起去维也纳欣赏风雨中的小花吧!(板书课题,齐读。)

  2。检查字词

  二、合作交流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学课文 出示提纲

  默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学生交流:说事情,说感情。

  四、品读感悟

  刚见草地,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扒开草丛,见到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里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感悟主题:勇气是什么意思?(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

  只要有勇气,就会有 。

  4。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5。.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作者的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

  二、回归全组,升华思想

  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及前面三篇课文,和小组同学谈谈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再认识。

  四 拓展延伸

  1.向学生推荐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2.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教学反思:

  《花的勇气》选自冯冀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生动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话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义就是勇气。

  在整个教学中,我突出运用了合作探究方法进行学习。因为在学习当中,他们能更加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孩子们在按照我的教学思路,很有秩序地在进行学习。没想到,这次上课出现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但却是无比珍贵的动人旋律。

  为了能让孩子们对课文有个清晰的脉络,我设计了下面这几道填空题: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小花时,感到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