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学习目标:

  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探究有关描写的方法。

  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民歌《蝴蝶泉边》后,老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云南民歌,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聚在一起,即兴歌唱,用歌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祝福。云南的歌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今天,让我们走进《云南的歌会》,来感受一下那里的民风民俗。

  二、检查预习:

  1、认识下列字的读音:

  蹲踞酬和熹微淳朴龙吟凤哕

  2、解释下列词语:

  酬和

  譬喻

  引经据典

  三、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熟悉内容,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以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三种形式的'歌会,各有什么不同?

  2、请用简洁的话给三种形式的歌会拟一个小标题

  3、歌会有什么特点?

  明确: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云南的歌会自然、淳朴、自由、气势壮观,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二)跳读课文,探究写法

  三种形式的歌会在描写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歌会?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并富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出示:

  描写方法:

  山野对歌工笔写人

  山路漫歌以景衬人

  村寨传歌点面结合

  (三)质疑探究

  学习这篇文章,你肯定有不少疑问或新的发现!小组探究交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在班上交流解决,我们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相信我能行!

  (四)体验运用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也有着美丽浓郁的风俗文化,你能用上今天的描写方法说给大家听吗?

  学生交流:如: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迎财神等;清明节荡秋千;元宵赏花灯等。

  师小结:沈从文先生以潇洒而随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云南的民风、民俗、风景、风物,展示出云南特有的纯朴自然的风俗人情,如诗一般含蓄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五)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民歌民谣,将其归类,看哪些是“即物起兴”,哪些是“提问式”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