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

《学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

来源:华佗小知识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书写生字:棋艺盘鹅弓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下棋,吗?你知道棋的种类有哪些?

  2、介绍围棋(图片出示围棋)

  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隋朝、唐朝时,传入日本、韩国。至今中日韩三国每年都要举行围棋大赛。

  想知道围棋是怎么下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板书:学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

  2、小组学生自查,并反馈自查情况。

  3、指名分段读

  难读的句子: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他想,要是用弓箭把他射下来/该有多好哇!

  后来,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那个老是走神儿的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的长进。

  4、小组读课文,读后评议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书写:棋艺盘鹅弓箭

  1、学生齐读生字

  2、记忆生字、书空默写

  3、教师范写:

  箭、盘、鹅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你们知道了什么?

  他们跟谁学棋?(秋)

  (1)谁来介绍一下秋?(句式训练,如:求是古时候下围棋的能手,他的棋艺远近闻名)

  (2)一提起秋,人们会说什么?(秋下棋可厉害拉,没人能比得过!)

  (3)谁来夸夸他?(指导朗读)

  2过渡:秋的名声太大了,来跟他学棋的人很多。有这样两个学生也来拜秋师为师了,跟他学下棋。(投影图片)他们是怎么学习的呢?看看图,读读课文,想想你喜欢哪个学生?

  二、学习第二三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用喜欢的符号划出他们的不同表现。

  2、一个学生是怎么学的?指名读。

  ①出示: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②哪个词最能概括出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

  (板书:专心致志)

  你们从这句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这位学生学得专心致志?

  (从“听、看、问”这三个动作中看出这位学生学得专心致志)[送词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③讲解:“一边听……一边看……”这个句式表示“看”和“听”这两个动作是同时发生的,这位同学学得多认真呀!

  说话练习。

  ④指导朗读。(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另一个学生又是怎么学习的呢?(看图:用一边……一边……说话)

  (1)你们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学生?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学习态度吗? (板书:很不专心)

  ②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学得很不专心的?

  (走了神儿;想着想着……不由得;又去想别的事了)

  抓住三个动词(听、想、做)。[送词语:心不在焉三心二意]

  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喜欢他这样做吗?请你当小老师来提醒他一下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③指导朗读。(同桌练习。指名读。)

  要求:朗读句子,注意他心里的想法要读轻一点。男女生对读两段话。

  4、同样是跟一个老师学习,两个学生的表现是截然不同,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心不在焉。下面,我们再来把他们俩的表现读读。(齐读第二段)

  5、后来,这两个学生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1)引读。后来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成为——

  (2)出色的棋手,我们也可以说是的棋手?

  而那个老走神儿的学生,棋艺——

  (3)a 给“一直”换个词语。b、“长进”就是指什么?

  读读,比较这两句有什么不同。(“没有长进”是说一点儿进步都没有,“没有多大长进”是说有点儿进步,但进步很小)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能用“因为……所以……”来告诉大家吗?

  四人小组讨论,把学习态度与学习结果连起来说说。

  (5)完成填空:

  一个学生因为,所以后来成了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所以棋艺。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不能。

  (6)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赞扬和惋惜(含批评)两种不同的语气。

  6、总结全课:是啊!我们学习、看书、读书只有做到了专心致志,那么才能获得本领和知识。

  三、延伸课外,同类阅读

  1、快速阅读《吃墨水》,想想课文写了什么。跟《学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小组内阅读,大组交流。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志致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