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表、图、水彩笔、四季风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做个调查,调查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
  生答。                                                                                                           师:每个季节都有这么多小朋友喜欢,但是老师想知道喜欢什么季节的人树最多,那我们该怎么办好呢?                                                                        生:数出喜欢每个季节的人数来比较、(肯定有会有小朋友会说到用的方法。)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要知道喜欢每个季节的人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生: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说出“正”字记录的简便之处)
  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就按“正”字的书写顺序在那个季节下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整理喜欢每个季节的人数,再填入表中,你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为了能够使喜欢每个季节的人数更直观的表示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制作图。
  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条形图下板书学生们所喜欢的季节的种类。
  师:强调0是起点,如果1格表示1人,则数轴上依次应标的数字是1、2、3、
  糟了,喜欢春天的人最多有17人,只有9格,不够涂该怎么办呢?
  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向上添格子、往旁边涂格子、一个格子不表示1个人,而把它表示成两个人刚好用8个半格子、)
  师:假如喜欢春天的有27人,此时一个格子表示多少人比较合适?(3个人)
  小结:一个格子表示几个人要根据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
  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的方法,请各大组代表分别在条形图上表示出喜欢每个季节的人数
  3、描述、分析的过程
  师:从黑板上的表和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生:喜欢什么的最多?喜欢什么的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人?知道了条形图中一个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个人或物,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表示2个或3个甚至更多个人或物。
  师:刚才小朋友们的回答就是我们对表描述分析的过程(板书:描述、分析)
  4、课堂小结
  师: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知识,那你所知道的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我们的知识呢?                                                             生:商场里的的商品那一样最热销?那一个学习小组的数学成绩最好?我们平时最喜欢吃的早餐是那些?、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用所学知识选出小朋友最喜欢哪门功课                                                    师:请小朋友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选出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功课是什么?然后完成你手上的表和图。                                                师:要完成这个,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数据呢?                      生:喜欢哪门课的小朋友就站在讲台上,下面的同学就数。 (按照小朋友说的方法进行)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你还对老师或者同学说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