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教学提示

  本文是三则成语故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都是将某一意味深长的哲理蕴含在故事之中,篇幅短小,语言明白如话。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引出话题

  1、你知道成语是怎么来的吗?它的来源有多少种呢?请同学们说说看。

  2、同学们的知识还真不少啊,成语是有固定结构和特定意义的现成话,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不少来自口语的成语,有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的,甚至更多的,如“闭门羹”“十年磨一剑”“人贵有自知之明”“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等等。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书本记载,包括古代寓言、古典作品、历史典故等。二是来源于民间口语,如“不三不四”“七手八脚”等。

  ※——课件(文字): 成语来源

  一是书本记载:古代寓言、古典作品、历史典故……

  二是民间口语

  板块(二)初读了解

  1、你读读第八课的三则成语,是其中的哪一类?

  大家都发现了吧,这三则成语都属于古代寓言。

  2、你知道寓言是怎样构成的吗?

  寓言一般由故事和寓意两部分组成,有的故事直接说出寓意,有的寓意蕴含在故事中。

  3、你猜猜看读懂寓言故事的方法是什么?

  其实,读懂寓言故事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故事和寓意联系起来,读懂了故事也就明白了寓意。

  板块(三)深入理解

  1、我们先来学习《自相矛盾》

  ※——课件(文字+插图):自相矛盾+插图

  (1)故事中的生字,谁来读一读?

  ※——课件(文字)矛 máo  盾dùn  楚chǔ  锐ruì

  戳 chuō

  第一行是三会字,要求会认、会读、会写。第二行是二会字,要求会认、会读。注意要把翘舌音读准确!

  大家一起来读。(师读)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成语。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同时,想想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楚国人卖矛和盾的故事,它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

  ※——课件(文字)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

  (4)请特别注意文中这个楚国人的两处语言描写:

  ※——课件(文字)1、“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2、“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在这两句话中,蓝颜色的字告诉我们什么?

  这两句话都出自楚国人之口,蓝颜色的字更反映出他的自吹自擂,先夸口自己的盾最坚固,无所不胜;后又夸口自己的矛最锐利,所向披靡。从“随你、都”几个字,我们看出按照楚国人的意思:他的盾能抵挡一切矛的进攻,而他的矛又可以戳穿所有的盾。面对质问“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他就张口结舌了。

  请你把这两句句子读读,同学们,现在明白寓意了吗?

  楚国人对所卖的矛和盾自吹自擂,前后不一致,这就是“自相矛盾”。

  ※——课件(文字)《自相矛盾》这则成语比喻语言、行为前后自相抵触,无法自圆其说,讽刺无视实际、随意夸大。

  (5)生活中有“自相矛盾”的例子吗?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2、刚才学习《自相矛盾》,我们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将故事和寓意联系起来,就读懂了寓言。现在,再用这种方法,我们一起来读懂《滥竽充数》

  (1)有个同学这样写的,你看对不对?

  ※——课件(文字)滥竿充数

  同学们善于观察,一下子就发现“竽”写错了,他写成了竹竿的“竿”,正确的书写应该是

  ※——课件(文字)滥竽充数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下半部分“于”正是这个字的读音,这样记忆就不会写错了;滥,失实的意思;滥竽,指吹不成调的竽。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

  读了课文,你就知道滥竽充数的意思了吧,课文指没有真才实学的南郭先生蒙混在吹竽的行家队伍里充数。

  (2)这个成语蕴含着什么道理呢?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齐宣王在位和齐湣王在位,南郭先生的境遇分别是怎样的?找到文中关键句子。

  同学们找到了吗,齐宣王在世时……

  a※——课件(文字)1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这里使用“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表明了作者鲜明的立场: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依靠装腔作势,蒙混骗人,根本不该获得劳动的报酬。)

  b (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了……)

  ※——课件(文字)2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这是事情的结果,“只好”二字绝妙地反映出南郭先生的沮丧无奈,黔驴技穷的窘相,还能怎样呢?请看现在的南郭先生……)

  ※——课件(插图)课文插图

  请同学看看插图,加以合理的想象,说说南郭先生逃走时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

  (3)现在你一定明白《滥竽充数》的寓意了吧?

  ※——课件(文字)《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混进来冒充有本领,或以次货冒充好货,终究有一天会原形毕露。

  3、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则寓言,在故事中读懂寓意,你能自己来读懂《画龙点睛》吗?试试看。

  你归纳的寓意准确吗?用“成语字典”来查一查。

  ※——课件(文字)《画龙点睛》这则成语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板块(四)拓展练习

  1、古文赏读

  a《自相矛盾》是一篇现代白话文,同学们一看就懂。这个故事是从哪儿来的呢?出自《韩非子﹒难一》早在两千多年前,韩非子用古文写出了这个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课件(文字)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自曰(yuē):“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

  鬻(yù):出卖。

  誉之:誉,称赞;之,它,这里指矛和盾。

  陷:破,本文有“刺穿”的意思。

  于物:对于物体。本句中指盾。

  或曰:有人说。

  (2)大家轻声读一读。古文虽然意思难懂,读来拗口,但如果对照着刚才学的白话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理解。自己再读读看!

  (3)把你的理解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试着把古文读好。

  b 再试着读读《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古文,对照课文,和同学交流。

  ※——课件(文字):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chù)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yuè)之,廪(lǐ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hào)一一听之,处士逃。

  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当官的人,这里有嘲讽的意思。

  廪(lǐn)食:供给薪俸。

  画龙点睛

  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yóu)画之……又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yú),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现在。

  武帝:梁武王萧衍。

  诞:荒唐的,不合情理。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2、同学们,成语故事奥妙无穷啊,再请大家一同走进“成语乐园”。

  ※——课件(文字)成语乐园

  ※——课件(图片) 三幅成语故事图(课文插图)

  请同学们看图,能给每幅图说一个成语吗?

  ※——课件(文字)

  成语对对碰:

  妙手回春 、手舞足蹈、爱不释手、握手言和  、情同手足、心灵手巧

  形容极为兴奋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形容医术高明                    形容重归于好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               形容十分喜爱:                   

  ※    ——课件(文字)分两步

  第一步出现:成语接龙

  三思而行

  点击后出现第二步:

  成语接龙

  三思而行 行之有效 笑逐颜开 开卷有益 意在笔先 先睹为快 快马加鞭 

  鞭长莫及 急中生智 智勇双全 全力以赴 赴汤蹈火 

  ※    ——课件(文字)

  成语猜猜猜:下列成语中的人物主角是谁?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煮豆燃萁     纸上谈兵      指鹿为马     草船借箭  

  完璧归赵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毛遂自荐      望梅止渴     图穷匕见

  今天的成语乐园就此止步了,同学们一定意犹未尽吧。希望大家在课外多读成语,读好成语,用好成语,领略成语别样的风采。同学们,再见!

  三 教学备注

  1、根据课后练习五的提示,引导学生感悟成语的哲理:查成语词典,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2、注重学生在平时对于成语的积累以及运用,举一反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