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一分与除法

分一分与除法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糖果。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北师版教材二年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3课。这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此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小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经验。“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是本节课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及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还要“把你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为“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经验与策略。实际上,从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中要获得的是试商的经验。

  学生分析: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口诀口算乘法。并体验过小数目的平均分的意义和过程。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对大数目的平均分可能有过经历。在年龄方面,二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动手操作,直观体验。在习惯上,已经有合作学习的经验,但需要教师的示范和组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分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经历有效的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生准备:小棒(每人20根),圆片(每人5人),每组一袋豆子

  教师准备:

  表格1、表格2(每组1张),彩笔,磁扣,小棒

  把学生平均分组,每组4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师:在刚刚结束的口算接力赛中,乐乐小组的5个人齐心协力,拿到小组第1名。老师为了奖励他们,买了20块糖。

  课件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

  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

  如果提出其他问题,可随时解决或放入问题银行,随机处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分糖果”的问题。

  板书课题:分糖果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活动前准备

  师: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想到实际分一分、算一算等。教师引导学生要动手实际分一分。

  2.动手分一分。

  师:怎么分呢?我们听一听智慧老人的建议吧!

  请小朋友用5个圆片代表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糖果,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然后,动手分一分。

  学生在分的时候,教师走入其中,巡视辅导,了解学生活动参与情况,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掌握学生的不同分法,并请不同方法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在黑板上展示。

  3.交流分糖果的方法。

  请黑板上展示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分的过程,教师提出,如果能及时地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就好了。

  出示表格,学生介绍分的过程,教师与大家共同完成记录,进行如何做记录的示范。(横着第一行表示5位小朋友,竖着第一列表示分的次数,中间表示每次分的结果。)

  然后请学生将自己分的过程快速记录在书上36页的表格中。请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的表格。对每一种分法,都要引导学生边分边估:每次分了多少块糖果,还剩多少?几次分完?

  如果有一次就能分完20块糖果的,请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是一次恰好分完,还是想到了什么好方法(如乘法口诀)?如果是后者,应加以赞赏,因为他们发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把平均分与应用乘法口诀结合起来。

  三、拓展活动,巩固提升

  1.提出问题。

  师:“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再大一些的数目,你还能平均分吗?

  拿出一包小棒,让小朋友把它与20块糖果进行对比,估计它有多少根。

  提出问题:

  如果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小朋友,怎么分?先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每约可以分到多少块?

  2.小组活动。

  先提醒学生,小组进行分工(有人负责分,有人记录,有人检查,有人准备汇报)。一起商量第一次分几块比较合适,再动手分,并且在表格中认真记录分的过程。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分几根,要用去多少根,还剩多少根,第二次可以怎么分……

  3.汇报过程和结果。

  请小组代表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和对表格的观察思考,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学生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学生评价一下哪些方法更简便、更合理,以促进学生反思、优化自己的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是否有以下两种有价值的分法。

  (1)第一次每人分10根,要追问他们的想法,给予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思考,在够分的情况下,10根10根地分,便于口算一共用去几根,还剩几根。如4人小组,第一次每人分10根,4个10就是40,还剩10根。

  (2)在一边分一边估算的过程中,用上乘法口诀的。

  由于是4人一个小组,还要着重引导思考:剩下的2根为什么不继续分。

  4.反思再实践。

  师:如果让你们重新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你们会怎么分?至少要分几次才能分完呢?

  学生再次分一分,可能会调整或改进原来分的策略。

  四、数学游戏,活动延续。

  1、明确游戏规则。

  先出示规则,教师与一生合作进行,为学生提供游戏示范。

  2、学生组内活动。

  每同桌一袋豆子,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比一比。

  教师参与活动中,指导、帮助进行。如告诉学生“抓一把”,要随意去抓,而不能去数。根据活动进行情况,可适当改变游戏规则,但强调在活动中,游戏规则必须统一。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我抓的是……粒,可以平均分成……份,得……分等。

  师:这个游戏有趣吗?课后可以和家长、同学继续进行。

  五、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你都做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

  作业:1、课后找一些大数目的物体分一分,利用表格记录分的过程,下节课上交流。

  2、回去后继续玩分豆子的游戏,可以自定游戏规则。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让学生发表见解,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学生从中体会到考虑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在这节课上把握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评价方法主要有互评、小组评、全班评,以学生为评价的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努力的程度,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阐述的观点给予肯定,对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和良好的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激励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