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教材分析

  这是智谋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文讲述了包拯的智胜故事,说明了智慧的重要性,给人深刻的启示。学习本课,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包公这位历史人物,还要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激qing澎湃,越是沉闷的课堂越会让他们反映迟钝,无生气。

  三、设计意图:

  (一)开篇利用包公的脸谱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唤起他们的积极性

  (二)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的听力、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三)通过自读,力图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分析1-2自然段,让学生了解盗贼换驴的原因

  (五)通过分析3-9自然段,理解包公审驴的过程,感受包公断案与众不同,出神入化

  (六)10-11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2、从包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

  3、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

  (二)过程与方法

  1、自读感悟

  2、教师引导

  3、小组合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

  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一(包公的脸谱)

  教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同学们认真地看看他是谁呢?

  学生:包公

  教师:你知道包公是谁吗?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包公是一个政治家,他断案如神……

  教师:出示图二,小结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教师板书:包公审驴

  (二)抽生读课题

  质疑:包公审的是驴

  (三)听老师讲故事

  出示:图三(听的要求)

  1、学生听故事

  2、交流感受

  (四)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图五)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习

  3、交流:

  按起因、经过、结果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9自然段)、第三段(10-11自然段)

  (五)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段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段讲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交流:

  学生a:我知道了王五的驴被人偷换成了

  教师:王五原来的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毛色发亮 漂亮辔头

  教师:现在呢?

  学生:毛色难看 漂亮辔头

  教师:这头驴不见了,王五的反映?

  学生:先是大吃一惊然后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最后又气又恨,懊恼

  教师:惊慌失措 懊恼是什么意思?

  学生:略

  教师:王五最后怎么做的?

  学生:决定去告这头驴。

  2、学习第二段

  出示:自学提示:(图六)

  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交流:

  教师:包公一共说了几句话?

  学生:三句

  教师:包公是怎样审驴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套驴嘴、关驴---打驴----放驴

  引导理解:

  套驴嘴、关驴:

  教师:哪里知道的?

  学生: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指导朗读

  教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他人怎样看?抽生读第4自然段思考

  交流:衙役们—没笑出声来

  其他人---不敢笑

  公堂的威严

  打驴:

  教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打的?用波浪线勾画描写驴样子的句子。

  抽生读,交流感受:

  生:驴已经很可怜了

  教师:包公怎么说的?抽生读,评读

  放驴:

  教师:想象此时的驴是什么样的

  学生:略

  教师:包公又怎么说?

  学生:末了,包公下令道:“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指导朗读,体会

  (六)学习第三段

  教师:结果如何?快速浏览10-11自然段

  交流:

  学生:找到了驴,捉住了小偷

  (七)总结

  教师:你觉得包公的办法怎样?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学生:评价包公

  教师: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学生:交流

  (八)作业:下来收集有关智谋的故事

  七、 课后反思

  本课的容量大,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都要非常熟悉课文,做到心中有数。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各种读的方式,有自读,有范读,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每一个环节。

  我上了这堂课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我没有注意语言,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没有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二是,课件运作的流程不是很流畅,这还需要反复锤炼。三是,没有注意细节,把“闻所未闻”读错了。四是,本来是想给包公的话加小标题,结果由于时间关系讲过了,就没有板书。

  八、附:部分课件内容

  自学提示:

  1、请默读3-9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勾画包公说的话

  2、思考:包公是怎样审驴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可以分成几个步骤?

  包公的话:由于字数多,故打印出来,用实物投影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