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的第一单元第二课,属于常识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常用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
难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用计算机的构成;
(2)认识计算机的主机、常用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4)了解主机的内部结构;
(5)学会对一台简易的计算机进行组装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观察计算机,直观地认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扩展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有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
(3)通过让学生动手对计算机进行组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五、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内容较多,而且有些还是比较抽象的,学习时要结合实物、图片进行,使一些理念性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事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打开机箱的主机。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台简易的电脑组装起来。
六、教学组织设计
通过猜谜语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设问和图片介绍的方法,让学生认识计算机。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由主机、输入部分、输出部分组成。通过让学生以产品介绍员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计算机各部分设备的名称和作用。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认识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装机小能手的活动,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