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懂得人能够能都地认识世界
  2、把握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难点: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有一个梦想”
  讲授新课: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分析陈新年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出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并指出它并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分析一战前德国收购婆罗门石油的案例,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并进行详细些的解释。
  教师总结:目的、计划、主动、创造、自觉选择,这些活动都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人头脑中的活动,因此,这些都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这个世界。或者说人的意识能够反映这个世界。
  多媒体展示抗震救灾的案例,做个过渡。说明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首先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1、具体指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讲解含义,并指出这种指导具有双重性,它可能是正确的指导,也可能是错误的指导;
  再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案例证明上述结论。
  2、具体指出,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观世界)
  指明不同的意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高昂的意志和萎靡的意志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此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应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思想。
  3、概括指出,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产生消极的阻碍破坏作用;
  在此针对有些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见课件。并以此过渡到第三个大问题。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结合教材40页材料,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学生阅读教材后,找到三个方面,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多媒体展示材料,根据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练习;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解题指导。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两个问题。(如果有时间可以整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时间不足的话在下节课将题前总结也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