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背景
《“红领巾真好”》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为人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全诗不但形象美,画面美,而且音韵美。本设计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诗歌教学特点,以诵读带动整个教学,语境中识字,语境中感悟,抓住人和鸟这两条线索,让学生从“识鸟”到“知鸟”,再到“爱鸟”,然后两线融合,体会人鸟的和谐。
目标预设
一、语境中认识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人与鸟的和谐,树立爱鸟护鸟意识。
教学流程
一、相识:认识那鸟
师生互动,互相介绍自己(我姓什么,叫什么,来自哪里,是哪里的学生)
t:让我这位大朋友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片树林(出示课文,配乐,师范读,生听)
t:想读吗?
s:想!
t:赶快打开课文,自己读读看,特别注意这些红色的生字,看谁最能干。
(生自由读文,师巡视)
t:真能干,谁来说说看,读着读着,你知道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s1:是一群活跃又快乐的小鸟。
t:你怎么知道的?
(生读文第一小节,随即纠正读音)
t:他刚才特别让林老师满意的是,这里面有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他基本上读对了,我指一个你们读一个好吗?
s:好!
(生齐读词语、请生读)
t: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s1:最后一个都是用脚的,也有足字旁,前面两个是有口字旁。
s2:前面的字是口字旁,后面的字也是口字旁,前面的字是足字旁,后面的字也是足字旁。
s3:前面两个字一样,后面两个字一样。
t:像这样的字刚才像他们这样读就特别好听,谁再像他们这样读读看。
(请生读,全班齐读)
t:就是能干!还有一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请生读“蓬松”,奖励生摸挂件,感受蓬松的感觉)
t:暖和、软软的、滑滑的、就是这种很舒服的感觉就叫做——
s:光滑。
t:又光滑、又软、又舒服,我们就是这里的一个词语积累下来,读——
s:蓬松。
t:连起来,读——
s:蓬松的羽毛。
t:这还是怎样的小鸟?
s:是一群活跃的小鸟。
(生读第二小节,师纠正读音“扑棱棱”,请生读,大组轮流读。)
t:还是怎样的小鸟?
s1是一只可爱的小鸟。(生读第一小节)
s2:还是机灵的小鸟。(生读第二小节,纠正生错误读音“机灵”)
t:这里有一段话没人读,谁愿意来读一读?
(请生读第三小节)
s:他那个红领巾那里本来是前引号、后引号。他前引号那里有三个,后面变成逗号了。
t:他多会观察啊!我们把他这个问题先留着,一定要帮他弄清楚的。
t:你们先看林老师这里来,这段话里有这样一个字,这个字啊,古书里面这样说,有三只小鸟,停在树上的一个鸟窝里,这个字叫做——
s:巢!(提醒学生注意翘舌音)
t:小鸟的窝我们叫做——(鸟巢),蚂蚁的窝我们说他是——(蚁巢),蜜蜂的窝我们叫做——(蜂巢)。
t:还有一个字,本来这块木版是这样横着放的,现在有人把他竖着放了起来,右边呢,有一个人用左手把他拿着,站在那里不动,日子一久,就成了一块——
s:牌!
t:送到这里面去,谁能连起来读一读?
(请生读句子,全班读)
t:小鸟说——(红领巾真好)这是怎样的小鸟,现在明白了没有?有人帮助他还会说红领巾真好。怎样的小鸟呢?
s1懂礼貌的小鸟。
t:是啊,真是懂礼貌的小鸟。
s2:懂得感恩回报的小鸟。
t:我们也要学会感恩。读着读着,我们了解了这群小鸟,赶快把这些词语送进课文里去,再读读看,会不会!(生自由读文,师巡视)t:又读了一遍,我想和你们合作读读看,行吗?
s:行!(师生合作读,师问,生答)
t:读着读着,聪明的孩子一定又有发现了,三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s1:前面都有清晨。
s2:第一句都是问句。
t:谁能读好这三句问句?
(抽生读问句,师随机指点,生齐读问句。)
二、相知:研读那鸟、那人
1、研读第一节
t:一个个问题的答案都在书里,赶快走进这个树林,看看小鸟们都在干什么?(出示第一小节)在文字中找。
s1:小鸟在唱歌。
s2:小鸟在梳理蓬松的羽毛。
s3:小鸟在跳舞。
t:多么可爱的小鸟,他快乐着呢,你想象一下,清早起来,小鸟们还会干些什么呢?(播放鸟的鸣叫声)
s1:小鸟还会洗脸。
s2:小鸟还会喝水。
s3:清晨,小鸟还会洗衣服。
s4:清晨,小鸟会吃早饭。
……
t:如果谁能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把两件事情连起来就更厉害了!
s1:小鸟一会儿跳舞,一会儿唱歌。
s2:小鸟一会儿到远方衔来树枝,一会儿垒窝。
……
t:总之,这真是又快乐又可爱的小鸟,是吗?(是)那我们就来读读看,把他的快乐把他的可爱给读出来。(师生合作读,生齐读)
t:都是小鸟做的事情,我完全可以这样写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一会儿唱歌。)你读读看,有什么感觉不一样?
(带领学生寻找压的韵是ao,带领生读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研读第二节
t:这批小鸟又在干什么?
s1:在捕捉害虫。
s2:在飞来飞去。
t:你愿意做一做这群小鸟吗?(愿意!)帮助人们捕捉害虫。树林里有这样一片松树林,可是松树林生病了,这边的杜鹃鸟们你能够帮助他们吗?(能)(请生读“扑棱棱,飞来飞去,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让学生一不同的鸟的身份来读句子。)
t:有这样一份资料:杜鹃一个小时能吃掉100多条松毛虫,山雀一天能捕食400多条害虫,啄木鸟一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虫子,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吃1000只鼠。哇!想说什么?
s1:他们好厉害。
s2:我大吃一惊!
……
t:就是这样的感受,送到句子中去。(生读句子)
3、领悟“红领巾”对小鸟的关爱
t:清晨,林中是谁来得最早?是红领巾来放鸟巢。你看,一个,两个,还要吗?还要不要?为什么要放这么多?
s1:因为要保护小鸟。
s2:因为动物和我们是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他。
s3:因为这里的小鸟很多。
s4:因为如果没有这么多房子的话,、小鸟睡觉的时候会冷的。
……
三、相爱:感悟那鸟与那人
t:在红领巾的帮助下,清晨,林中谁更加快乐?(生读第一小节)在红领巾的帮助下,清晨,林中谁更加活跃?(生齐读第二小节)让我们深深的记在心里,在红领巾的帮助下,清晨林中谁更加快乐?(看文读第一小节,再试背)清晨,林中谁更加活跃?不出声,记在心里。告诉所有的人,清晨,林中谁更加活跃?(生试背)
难怪小鸟说红领巾真好!(师板书课题)孩子们有发现林老师有地方有问题吗?
s:是那两个逗号没了。
t:这不是逗号,这是什么?一起说出来,(引号)
t:哦是的,这样一引,这红领巾指的是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没引指什么?(真的红领巾)一引就是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现在请你看到这里来,好端端的双引号在这里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引号呢?有没有人知道,你当老师。
s:以前我问过爸爸,他说因为已经有了双引号,所以里面就不需要双引号了,就变成了单引号了。
t:把掌声送给他,你看他就是老师啊!说得清清楚楚,双引号里面又出现了双引号,我们就把他变成单引号。这就是他教我们的知识!现在明白了这个问题了吗?(明白)
t:孩子们,我们学着学着,知道了红领巾帮助了小鸟,小鸟又更加的快乐,更加的活跃来帮助我们呢,留下的这么两句话,里面也给我们留下了两个红色的生字,读一个组词一个,谁会?没叫到过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s1:活跃
s2:飞跃
s3:跳跃
s4:清晨
s5:早晨
s6:跨越
……
t:看着这几个字,如果我们要写他,你哪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千万别写错!
(请生提醒,一起书空写)
(出示生字跃、蹦、灵、晨)
生描一个写一个。(生练写生字,师巡视,指点学生书写姿势,师范写“跃、晨”,)
t:真抱歉,今天我们聊着聊着你们的写字时间不够了,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啊,能够继续把这几个字好好的练漂亮,写漂亮好吗?这节课就上到这,孩子们再见!
s: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