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四年级《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指导书写1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事物,如果你认识它,就请你大声、快速的说出它的名字。

  课件:出示图片:(20世纪出现的8种事物)

  学生(抢答)

  师:这些事物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都是在20世纪,也就是从1900年——1999年,这100年间出现的。

  师:20世纪不仅出现了这几种事物,还有很多很多……

  2、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

  师:图片中这位慈祥的老者就是作者路甬祥,他是中科院院长,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他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感受生活得的精彩。板书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释题(理解呼风唤雨)

  师:从“呼风唤雨”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龙王呼风唤雨的事儿。

  生:我想到了想要风就有风,想要下雨就下雨,真奇妙啊!

  生:我想到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法力。

  师:大家想到了神仙们的法力。那么在课题里“呼风唤雨”还是法力的意思吗?课前老师做了预习,查字典查到3个义项,选哪一个呢?课件:出示

  生:选第二个,现比喻一种支配自然的力量。

  师:齐读课题(读出支配自然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43页,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老师指导学生的读书,及时表扬好的学习习惯)

  2、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刚才读书的情况。

  课件出示:改观  船舶  哲学家  呼风唤雨  幻想  洞察  因特网    农耕社会

  依赖  潜入  原子核  腾云驾雾  程度  联系  归根到底  程控电话

  学习方法:(1)自由练读(其中有5个带拼音的词语)

  师:在读的过程中,哪些字的字音和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a、重点正音:潜入(qián) 船舶(bó) 哲学家(zhé)

  b、潜,组词:(潜能)(潜力)(潜水)(潜伏)

  师:潜是本课的生字,我们一起写一写。

  方法:潜左右结构,左边三点水加“替”字,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右上要紧凑,两个“夫”字,字无双捺,第一个的捺变点。

  老师范写一个,学生练写两个。

  c、幻——幼 区别记忆 (形近字组词)

  (2)开火车读(去拼音16个词语)再次强调,潜入(qián)

  (3)齐读(去拼音词语)

  过渡:在这些词语中有一些是专有名词,有些我们不常见,借助图片来理解。

  船舶   哲学家   程控电话   农耕社会  原子核  因特网

  课件出示: 学习方法:

  a、程控电话(链接图片)师:具有接续速度快、业务功能多、效率高、声音清晰等优点。

  b、因特网(链接图片) 师:通过网络,互相沟通,将世界连成一家。

  c、原子核(链接图片)师:就是原子的中心部分,它的变化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在军事、医疗、发电等方面运用广泛。

  d、哲学家 师:我国古代的孔子,老子都是有名的哲学家。

  e、农耕社会:(链接图片)

  讲解:在农耕社会里,人们是一种什么生存状态?

  生:很辛苦,收成靠老天爷。

  生:劳动工具简单、简陋,依靠耕田种地维持生活。很落后。

  师: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足的自然经济,

  过渡:师:刚才我们借助工具书,图片理解了词语,还有一些词语在深入学习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师:会读书的孩子,都是会看书的,谁能用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这句话正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课文的中心句,板书,(学生写在学习纸上)

  (教师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三、直奔重点,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渡:有句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最能体现20世纪的呼风唤雨,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做标记。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默读,做标记

  2、学生交流(各抒己见)

  生:读(第四自然段的相应的句子)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课件出示:

  生:谈理解,我从这句话中读出:现在的科技特别发达,技术也比原来更先进了

  生:我从这句话中知道了20-世纪,人们可以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有许多成就,了不起,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师:这么多的成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舒适和方便。

  师:和我们的祖先比一比看,我们哪儿过得更加舒适,哪儿过得更加方便了?

  生:我妈妈小时候住的农村,而我们现在住在城市到处都是高楼林立;

  生:我们的祖先穿兽皮,不美观,而我们现在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时装既保暖又美观;

  生:我们的祖先想去一个地方,只能靠走路,很累,而我们现在可以乘火车,飞机一会儿就到了。

  师:这些都是物质生活的改变,有没有精神文化方面的?

  生:我们人类不能缺少娱乐,祖先小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只能玩泥巴,小石子),没什么意思,而现在又了许多高科技的玩具:掌上游戏机、mp3、mp4、遥控汽车等可有意思了。

  师: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课件出示:

  3、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20世纪的呼风唤雨,一组图片,配乐)

  学生欣赏(入情入境)

  师:孩子们看到这些成就,你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你能把高兴地心情读出来吗?

  生:练读,指名读。(给学生配乐)

  4、体会说明方法

  师:这段话,为了说明20世纪的成就,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举例子,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王宫贵族相比,这是一种对比

  师: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了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能不说──(指板书)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还从哪儿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我们继续来交流?

  生:第三自然段: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课件出示

  师:我们的祖先有什么幻想?

  生: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现在都实现了吗?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成了现在的望远镜、视频、可视电话。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课件图片)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成了现在的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课件图片)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腾云驾雾过吗?

  师:除此以外,古代还有什么幻想也变成了现实?

  生:我想拥有一匹千里马。 生:现代的高速火车,飞机;                                                                                                                                                                                                                                                                                                                                                                                                                                                                       

  生:我想登上月球,看看有没有嫦娥和玉兔?  生:宇宙飞船登月;

  生:我想知道大海到底有多深?  生:水下潜艇探索即可。

  师:是啊,在人类历史的百万年间,20世纪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们的幻想,实在令人骄傲,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师:多么不可思议啊!那就带着这种惊讶的语气再读一读!

  生读这句话。

  师:为了说明成就,对比是一种好方法,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对比吗?

  生:有!(读第三自然段1、2句话)

  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作者说:“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课件出示:(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生:那时没有电扇,没有空调,没有冰箱,也没有微波炉。

  生:那时没有动画片,没有泡泡糖,没有电动玩具,也没有游乐场。

  生:那时没有潜水艇,没有远洋轮船,没有直升飞机,也没有宇宙飞船。

  生:那时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五彩的霓虹灯,也没有热闹的超市。

  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课件出示:

  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

  (课件出示卫星、程控电话、航天飞船,介绍现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下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我知道20世纪人类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的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生:20世纪,人们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生:我知道医生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很小的细菌,用激光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量。

  生:20世纪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像无土栽培技术,钠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等,在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师:它们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又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指板书,学生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文学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白。

  师──是谁在呼风唤雨?  生──当然是人类。

  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过渡: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四、设疑,激趣学习

  师:你知道“发现”和“发明”用什么区别吗?课文中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板书: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幻想  科学技术  现实

  对 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