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华佗小知识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指名朗读这段话,看看这一自然段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重点的词句。

  3、其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

  联系前文中“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想一想,句中只有一个“鸣”,更羸怎么知道它的声音很悲惨?引导学生结合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而体会出更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4、第二句还是说更羸看到和听到的吗?为什么?(小小组讨论)

  (1)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在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句子意思理解“愈合”和生孤单失群”的意思。

  (2)读了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3)出示练习“大雁飞得慢,因;叫得悲惨,因为。”让学生用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强调原话,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说说哪些是观察到的,哪些是经过分析得出的?

  (4)再读这句话,现在你又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这两句的基础上,认识到任何分析、推测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使学生懂得更赢根据看到的、听到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的判断。

  5、小小组重点讨论:更羸又是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

  出示训练题目:“大雁拼命往高处飞,因掉了下来,因为。”学生思考、分析,交流。

  6、说到底这只大雁不是射下来的,而是被更羸用弓弦声――吓下来的。所以我们要继续推理探究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听到弦响,心里会如此的害怕?

  7、分小小组研究、交流;

  可提示: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前一次听到弦响与它受到箭伤什么关系?

  8、师小结:大雁前一次听到弦响之后,离弦而出的箭就射中了它,害得它孤单失群、受尽痛苦;而这次它又遇到了相类似的情况(板书:遇到类似情况)――弦又响了,以为又会被箭射中,所以心里会如此的害怕,拼命往上飞,结果伤口裂开掉了下来,成了一只惊弓之鸟。(板书:惊弓之鸟)

  109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这种“惊弓之鸟”的现象?

  《心理学》告诉我们,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分析推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把能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我教得收放自如,学生学得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