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齐背《归园田居》
  二、朗读诗歌
  1.听范读,仿读。
  2.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3.齐读诗歌。
  三、理顺文章大意
  1.同桌互助,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解诗意。
  参考: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僻了。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山。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霭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看暮色渐浓,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窠。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四、诗句赏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明确:“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确:表现了诗人的超凡脱俗,淡泊名利。
  “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确: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高雅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操。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明确: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的景物描写。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明确: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6.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远离尘嚣,置身于自然中,清静美好自然的生活。表现诗人洒脱、恬淡、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五、拓展阅读: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积累关于“酒”的诗歌名句。
  3.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饮酒
  陶渊明
  淡泊名利、宁静处世
  超凡脱俗、热爱自然
  洒脱恬淡、追求自由
  雷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