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认定诈骗罪需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产所有权,一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由于其侵犯对象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不构成诈骗罪;
2、客观要件,诈骗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诈骗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虚构事实,另一种是隐瞒,本质上,它使受害者陷入了错误的理解;
3、主要要件,本诈骗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诈骗罪主观上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