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工伤赔偿是指在工作过程中,职工因工作原因或者工作场所事故受到身体伤害或者患病,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补偿的一种制度。在进行工伤赔偿申诉程序前,职工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1.收集证据材料,包括工伤发生地点、时间、经过、伤势程度、目击证人证言等;
2.诊断明确,职工需要前往医院进行详细的体检和诊断,确立工伤等级;
3.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了解工伤赔偿规定,及时了解、掌握赔偿标准和赔偿流程;
4.提前跟用人单位协商处理,如果用人单位对工伤赔偿存在争议,职工需要及时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和沟通,争取得到公正的赔偿。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从事劳动,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同时通知工伤职工的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或者未按照规定报告或者支付工伤保险费的,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责令其限期补缴工伤保险费,处工伤保险费未补缴期限金额1%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因违反劳动保律、法规,致使劳动者发生伤亡事故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4.《最高人民关于审理职工工伤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适用本解释,处理工伤赔偿案件,包括因劳动行为导致的职工自身伤亡,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用人单位职工自身劳动行为与工伤无关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