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原告如何发起民事诉讼?

原告如何发起民事诉讼?

来源:华佗小知识

起诉、立案、开庭、审理、宣判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流程,包括交付诉状、受理案件、通知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调解和宣判等步骤。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不服二审判决后还可以再次上诉。我国采用两审终审制度。

法律分析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提出上诉。

受理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提出上诉。

如果不服二审判决有两种方法:1、向更高一级的人民再次上诉;2、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不管还是以第一种比较好。我国的审判制度是两审终审制。也就是说二审即终身判决,如果不服就得再次上诉。

结语

经过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开庭审理等程序,将依法进行调查、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等环节,最终进行宣判。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将制作调解书并签收生效,否则合议庭将作出裁决。当事人对裁判不服,可根据情况提起上诉或抗诉。在我国的审判制度中,二审即终审,如果仍不服判决,则可向更高一级的人民再次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九十六条 人民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近亲属互相推诿的,由人民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该公民健康情况许可的,还应当询问本人的意见。

人民经审理认定申请有事实根据的,判决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申请没有事实根据的,应当判决予以驳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第一百九十 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财产的种类、数量以及要求认定财产无主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九十四条 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由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