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二(6)班的李观锋,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学会自我激励,培养健康心理。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由学校竞争,家庭期望,个人要求组成的“组合拳”让我们应接不暇;人际交往,个人能力,有效沟通的不足有时让我们狼狈不堪。在诸多压力之下,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的状态好吗?我的心理健康吗?
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中,约1/5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说谎、自私、傲慢、自卑、任性、焦虑、抑郁等。这些不利因素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为家庭、学校教育带来困扰。今天,健康心理的培养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因此,作为中学生,我们应重视我们的心理健康,培养我们健康的心理。
那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培养健康心理,健康成长呢?我认为,我们应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以培养健康心理!
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学会调节自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告诉我们虽处逆境屡遭挫折,但应学会豁达乐观;“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告诉我们即使获得成功、面临诱惑、遭受挫折,都应淡泊宁静,以其为踏脚石奋进一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告诉我们应客观正确认识自己,我们有缺点,但也有优点。
我们可以从社会集体实践活动中学会激励自我。学会参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看到自身价值所在;学会沟通,积极分享自己的状态,让我们收获他人的鼓励;学会思索,积极反省自我、鼓舞自我,让我们向更优秀的方向转变。学会激励自我,让我们拥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我们要克服懒汉懦夫的思想,战胜自我,做到自信自强自立。要相信,每一次勇敢的迈步都是成功。今天,学会自我激励,培养健康心理不应成为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更应转化为我们的行动。
演说家刘媛媛在《精准努力》中说道:“人是从问题、挫折和磨难中汲取力量的,从而变成一个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勇敢且智慧的人。”从今日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积极面对生活,成为一名真正健康的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