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素材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素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团长”驻扎,摸清基本村情

  万全城区西行约20公里,便是郭磊庄镇水庄屯村了。20__年2月23日,我和工作组另外两名同志乘坐大巴车赶赴万全区与乡镇领导进行了对接,当天进驻包扶的水庄屯村。

  当时村内“两委”干部刚刚换届,村支部和村主任刚搭班,他们认为我们来只是例行公事,一个月去几回村里,到年底给村里跑点资金就算交差了,象征性地把我们的工作驻地安排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破旧的门窗和拼凑的床铺,着实让我犯了难。

  春寒料峭中,我们几个披着被子围着炉火,缩成一团度过了第一个夜晚。村委会看门的武大爷说,大教室里住下了三个“团长”!

  我和工作组同志们用了40余天走街串巷入户,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村貌、致贫原因及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听取村民代表关于村内扶贫规划的建议,每天行走的步数霸屏朋友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了解了水庄屯村的情况,也将318户贫困户的信息逐一核实,记录在册。

  水庄屯村紧依京包铁路、110国道,是万全的人口密集村之一。全村共有930户、2662人,截至20__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1户、1430人,是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村里有耕地3000亩,人均不足两亩,传统大田种植收益颇微,每亩农业种植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在20__年换届前,水庄屯村还因“两委”班子涣散、党组织服务能力弱、环境脏乱差,被列为万全县软弱涣散村。

  村民胡全彪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了重度残疾,父母双亡后,每天靠邻里救济度日。我了解到情况后,帮他到镇里和区里跑办,为他申请了五保户;在第一批危房改造中,将他居住的破旧土坯房改造成了砖瓦房。每天中午多蒸几个馒头或是多煮几碗米,成了我们工作组的规矩,到了饭点来“蹭饭”也成了胡全彪的习惯。他被村民称为第一的亲戚。

  驻村期间,我与村干部、党员带头义务植树1.1万余株,为村内28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调解邻里矛盾、为村民们出谋划策……

  村民们对工作组的态度变了,由冷眼旁观到积极参与,从评头论足到建言献策,大家的劲儿都使到脱贫上来了。乡村的路宽了,人与人的心近了,村里的环境美了,村干部的心齐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