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土地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感受1公顷有多大;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数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有兴趣主动参加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1公顷的大小;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
一、情境引入公顷
1、同学们,老师星期天搬了新房子,请你们猜猜老师的房子有多大?
2、我们家里的住房都用平方米(板书)表示,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吗?
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课件:50平方米=平方分米(把板书补充完整)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平方米=平方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反过来呢?
3、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图片,同学们认识这地方吗?这是哪?
看了这些图你有什么感受?(很大)
谈话:它们到底有多大呢?请大家一起读一读图中的文字。
比一比,哪个地方的面积最大?你有办法比较吗?你知道公顷这个单位表示多大吗?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公顷”。(板书)
二、探究、认识公顷
(一)认识公顷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它是如何介绍自己的。(播放课件)
师:听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
现在你知道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了吗?(板书:公顷,写在平方米的前面)
(二)体会1公顷
1、师:课前老师请28个学生操场上围了一个正方形,猜一猜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大呢?
现在老师给你一个数字,(课件出示),它的边长是10米,现在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了吗?1010=100(平方米)
师:我们知道28个学生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那么1公顷里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呢?
你是怎么想的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100=100(个)
2、我们每天学习生活的教室,知道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吗?
算一算,大约要多少个这样的教室面积是1公顷?
让我们一起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没有楼层大约有200个这样的教室是1公顷。
3、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会求他的面积吗?1公顷里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场地呢?用计算器算一算。
4、看,这又是我们熟悉的塑胶跑道,四周用铁网围成了一个长方形,你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一下,1公顷里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跑道呢?
(三)估算
谈话: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了大约有200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大约有24个篮球场的面积是1公顷,1个这样的塑胶跑道是1公顷。
师:我想考考你们,推算一下,我们裕元实验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呢?
师:哪些同学算对了呢?请举一下手
谈话:我们裕元实验学校是昆山小学中面积比较大的学校,有着一流的教学设备,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你感到自豪吗?
(四)换算
1、你们喜欢吃西红柿吗?这就是一块长满西红柿的平行四边形菜地,谁会列算式求它的面积?
(完成,请一学生上黑板做:250160=40000(平方米)
你会写出转化的计算过程吗?
(再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换算:40000÷10000=4(公顷)
2、这是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怎样改一下就能很快知道谁的面积最大?
你是怎么想的?(两种方法)
你觉得哪中方法比较简单?
师:比较大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比平方米简单。
(五)计算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1公顷=10000平方米,下面几题你会计算吗?
1、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6公顷=平方米70000平方米=公顷
80顷=平方米9000000=公顷
2、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
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8250
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的面积是6
1块橡皮的面积约是4
3、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
609公顷609平方米
7公顷7001平方米
19000平方米2公顷
4、一个长方形鱼塘,长400米,宽100米,平均每公顷养鱼1200尾,这个鱼塘一共可以养鱼多少尾?
三、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你知道公顷是个多大的单位吗?
板书:标上公顷到平方米的进率。
你对公顷还有什么疑问吗?
你能从大到小把我们所学过的面积单位排一下顺序吗?
师:有没有比公顷还要大的单位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四、拓展延伸
小区简介
本小区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某市绿化示范小区。占地面积12公顷,其中游乐场,道路等公共设施1.5公顷,绿化面积达5公顷……
聪聪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他估计了一下每幢楼约长80米,宽10米。请你跟聪聪一起算一算,房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导入从单位换算——欣赏四幅图片——认识1公顷多大。教师先是让学生猜教师的住房面积,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逐步唤醒,也激发了对学习的兴趣,再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先让学生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再追问平方米和公顷这两个面积单位到底哪个更大呢?从而让学生碰撞出知识的火花,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进一步认识公顷。
通过多媒体来认识公顷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来体会1公顷的大小,大约有200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大约有24个篮球场的面积是1公顷,1个这样的塑胶跑道是1公顷。由此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道理。当然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再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更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走一走,亲自体会一下。让学生初步了解公顷后,本节课也安排了一系列的练习,由估算——换算——计算,帮助学生把“公顷”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让学生估算自己学校的面积,由于进行了一系列的估算后,大部分学生都体会到1公顷的实际大小,所以估算出来的数据不会相差很大。通过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再次回到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学生就很容易的可以将公顷和平方米进行比较了,而且也体会到比较大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比平方米简单。最后教师追问:“有没有比公顷还要大的单位呢?”让学生产生疑问,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进一步为“认识平方千米”这一教学做铺垫,可谓是一举两得。
综观整个教学设计从粗放——细致,在不断类比、迁移中不断建构,虽然表面上看课堂气氛不太热烈,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逐步唤醒,学生们正构建和生成着自己对公顷的理解。但是这只是部分学生达到的状态,还有部分学生的状态和收获可能还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认识公顷相对于认识其它单位来说,更抽象、更难,因为它没有具体的物体面给他摸、看、说,只能通过想象、推理来实现,难以有表象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