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可以取保候审,但需满足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条件。累犯、犯罪集团主犯、自伤逃避侦查、危害、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等情况不能适用取保候审。
法律分析
一、孕妇怀孕了一定要取保候审吗
1、孕妇怀孕了的,不是一定要取保候审,而是可以对其取保候审。
2、《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3、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人民和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机关执行。
二、哪些情况不能适用取保候审
1、累犯
2、犯罪集团的主犯
3、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4、危害的犯罪
5、暴力犯罪(轻伤案件除外)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6、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
拓展延伸
怀孕期间是否需要特殊保护措施?
怀孕期间,女性身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首先,孕妇应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和辐射源,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其次,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于孕妇的健康至关重要,包括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孕妇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运动,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健康状态。在工作环境中,雇主应提供合适的工作条件,如调整工作时间、提供合适的座椅和工作设备,以减轻孕妇的身体负担。总之,怀孕期间的特殊保护措施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实施。
结语
怀孕期间,女性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合理饮食和营养摄入,适度运动,调整工作环境等都是必要的。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法律允许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以确保她们的权益和社会的安全。这些特殊保护措施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实施,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机关、人民、人民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