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需要的条件是:
1、被侵犯的对象应当是在我国享有专利权的有效专利;
2、有违法行为存在。即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有以营利为目的侵害专利的行为;
3、该侵权行为导致损害后果;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专利侵权有哪些行为,包括什么侵权行为
专利侵权的行为有:
1、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
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6、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7、冒充专利的行为。
专利侵权种类有哪些
专利侵权的种类有: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专利侵权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专利权是专利权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认定方法,基本上采用的是分三步走的方法。即:
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即首先要明确专利权人请求保护的是什么。
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完全相同;
(2)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不完全相同。
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会认定被控侵权产品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成立;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可能会认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是对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被控侵权产品仍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也可能成立。
专利侵权的取证方法有哪些
专利侵权的取证方法如下:
1、自行取证和委托律师调查取证
由于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较强,由权利人自行取证,对取证的方向和范围把握的十分准确会有一定的难度。律师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为职业。
2、申请公证机关进行证据保全
公证机关的法定业务之一便是“保全证据”。公证证据具有推定为真的效果。《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人民对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应当确认其效力。但是,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3、申请进行诉前证据保全
最高《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诉前证据保全的,依照其规定办理”。这就为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向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确定了一个合法依据。
4、申请人民调取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证据,或者人民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应当调查收集。基于此当事人往往在提起专利侵权,商标侵权和著作权侵权诉讼的同时,提出一份调取证据申请。
专利侵权行为的类型有几种
专利侵权行为有下列六类:
1、制造他人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未经许可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
4、未经许可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未经许可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6、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该内容由 薛雯雯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