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诈骗案取保候审后还能判刑吗

诈骗案取保候审后还能判刑吗

来源:华佗小知识

诈骗罪取保候审后仍需承担相应的刑罚责任。取保候审与判决结果没有必然的关系。判断、衡量的标准不一样。取保候审了不一定意味着判刑。从司法实践来看,只有罪轻的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争取缓刑的机会就大一些。具体的会怎么判,还需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诈骗罪属于经济犯罪,区别于暴力犯罪的人身危害性。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应当把被骗的财产损失能否通过民事救济途径

法律分析

一、关于诈骗案取保候审后的刑罚问题

根据的判决,诈骗罪取保候审后若被认定为犯罪,仍需承担相应的刑罚责任。取保候审与判决结果没有必然的关系。取保候审了不一定意味着判刑。两者判断、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只要能够取保候审就一定会判刑,不用进去坐牢。从司法实践来看,只有罪轻的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争取缓刑的机会就大一些。

取保候审是在未审理判决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是一种刑罚,如果审理后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诈骗罪的,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来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取保候审后怎么判?

取保候审后,如果免予起诉就没事了,如起诉到,会给个结果,有执行实刑的可能。具体的要看情节,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后诉到了的,判缓刑的可能性大。

具体的会怎么判,还需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是否判处缓刑,主要考虑其所犯罪行的轻重和社会危害。被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最终被判处缓刑,关键还是依据其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来确定。

诈骗罪属于经济犯罪,区别于暴力犯罪的人身危害性。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的入刑标准,准确认定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的性质,对于加强产权保护、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改善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应当把被骗的财产损失能否通过民事救济途径挽回,作为有无非法占有目的的重要判断标准。

结语

在诈骗罪取保候审后,即使被认定为犯罪,仍需承担相应的刑罚责任。取保候审与判决结果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请不要认为只要能够取保候审就一定会判刑,也不要认为取保候审可以避免坐牢。从司法实践来看,只有罪轻的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争取缓刑的机会就大一些。具体如何判刑,还需要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决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01-26) 第一百六十四条 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决定逮捕:

(一)故意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三)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打击报复、恐吓滋扰被害人、证人、鉴定人、举报人、控告人等的;

(五)经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案,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的;

(六)擅自改变联系方式或者居住地,导致无法传唤,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的;

(七)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八)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活动,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或者两次违反有关规定的;

(九)依法应当决定逮捕的其他情形。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07-20) 第九十九条 机关在宣读没收保证金决定书时,应当告知如果对没收保证金的决定不服,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在五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

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五日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核一次。上一级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对上级机关撤销或者变更没收保证金决定的,下级机关应当执行。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07-20) 第九十 没收保证金的决定,机关应当在三日以内向被取保候审人宣读,并责令其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名、捺指印;被取保候审人在逃或者具有其他情形不能到场的,应当向其成年家属、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或者单位、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宣布,由其成年家属、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或者单位、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名。

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成年家属、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或者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人拒绝签名的,机关应当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注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