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孕期合同是否可以解除?

孕期合同是否可以解除?

来源:华佗小知识

劳动合同不得解除的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劳动者;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法律分析

不可以。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孕期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及影响

孕期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及影响是指在孕期期间,当一方或双方希望解除合同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且解除合同可能会对双方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法律规定,孕期合同解除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双方协商一致、法定事由、判决等。解除合同可能会导致双方的权益发生变化,如赔偿责任、合同履行义务等。此外,解除合同还可能对雇主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产生影响,如解雇、补偿等。因此,了解孕期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对于双方都非常重要,以保护自身权益并遵守法律法规。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包括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处于医疗期内的、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劳动者,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对于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及其影响,尤其是孕期合同解除,双方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了解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保护自身权益并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