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未遂,未成年犯罪可从轻处罚;对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减轻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未遂,未成年犯罪可以从轻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收容教养。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15岁故意杀人未遂的刑罚判决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15岁故意杀人未遂的刑罚判决方式及其法律依据是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进行裁定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九条,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依法予以教育、感化和挽救。对于15岁故意杀人未遂的案件,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年龄、心理发展状况、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等因素,进行判决。通常情况下,会采取少年保护措施,如教育感化、社区矫正等,以期对被告人进行改造和挽救。然而,如果犯罪行为情节特别严重,也有可能依法判处刑罚,但刑罚会相对较轻。总之,对于15岁故意杀人未遂的案件,法律会综合考虑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以及社会公正和公共安全的需要,进行判决。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犯罪行为,可以从轻处罚。根据犯罪未遂的情节轻重,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具体情况,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根据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也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以上规定,对故意杀人罪的处罚将根据情节的轻重而决定,可以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