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应承担相应责任,损失赔偿应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预见到的损失。双方违约应各自承担责任,对方若有过错可减少赔偿额。
法律分析
1、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2、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三条【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五百九十二条【双方违约和与有过失】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
拓展延伸
合同违约的法律救济措施
合同违约的法律救济措施是指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时,另一方可以依据法律规定采取的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根据具体情况,违约方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实际损失等。此外,受损方还可以选择解除合同、要求履行、请求修复等救济方式。在法律程序上,违约方可能面临诉讼、仲裁等法律程序,双方可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争议。合同违约的法律救济措施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当事人应当了解自身权益,并在需要时寻求法律援助以确保其权益得到维护。
结语
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时,应当赔偿相应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双方都违反合同时,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合同违约的法律救济措施旨在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和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当事人应了解自身权益,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以确保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一十七条 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