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只能在提供专项培训和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时约定违约金,其他情况下不得约定违约金。劳动合同解除后15天内,用人单位需配合劳动者转移社保关系,否则需赔偿劳动者造成的损失。
法律分析
1、用人单位只能在两种情形下约定违约金,即: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与劳动者签订服务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劳动者违反协议规定的;除这两种情形以外,不得约定违约金;
2、社保关系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十五日内,用人单位需要配合劳动者转移,否则劳动者可以到劳动仲裁大队投诉,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赔偿。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首先,当双方发生争议时,可以尝试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问题。双方可以坐下来,充分交流彼此的观点和利益,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其次,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来解决纠纷。劳动仲裁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解决办法,可以由专业仲裁机构进行调解。而诉讼则是通过来解决争议,双方将在法庭上提出自己的证据和观点,由法官做出裁决。此外,还可以考虑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如劳动监察部门、工会或专业律师等,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支持。总之,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取决于具体情况,双方应该理性对待,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结语
合理约定违约金和及时处理社保关系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措施。劳动合同纠纷可通过协商、劳动仲裁或诉讼等多种方式解决,甚至可以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双方应理性对待,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